出自元代王哲《月中仙 自詠》:
自問王三,你因緣害風(fēng),心下何處。
怡顏獨哂,為死生生死,最分明據(jù)。
轉(zhuǎn)令神性悟。
更慵羨、我夸五褲。
愈覺清涼地,皮毛無用,那更憶絲絮。
渾身要顯之時,這巾衫青白,總是麻布。
葫蘆貯藥,又腋袋經(jīng)文,拯救人苦。
竹攜常杖柱,侍自在、逍遙鐘呂。
道余歸去路。
煙霞侶。
注釋參考
自問
自問 (zìwèn) 自己問自己 self-questioning 自己衡量 reach a conclusion after weighing a matter因緣
因緣 (yīnyuán) 產(chǎn)生結(jié)果的直接原因和輔助促成其結(jié)果的條件 principal and subsidiary causes 灑家在五臺山真長老處,學(xué)得說因緣,便是鐵石人也勸得他轉(zhuǎn)?!端疂G傳》 緣分 predestined relationship 他倆真有因緣害風(fēng)
謂得了瘋病。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乘醉騎驢》:“看這人絮叨叨,埋怨誰來,莫非害風(fēng)了。”
心下
心下 (xīnxià) 心中;心里 in mind 他表面雖不說話,心下意見可大了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王哲名句,月中仙 自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