瀟湘洞庭入眼界,念隨魚鳥蘆花根
出自宋代毛滂《病中獨(dú)坐》:
千秋橋畔桑麻村,槐陰覆砌綠映門。
關(guān)門誰覓病居士,掩書不讀愔不言。
明窗養(yǎng)石作幽伴,蒼骨孤瘦棲秋痕。
瀟湘洞庭入眼界,念隨魚鳥蘆花根。
端知此想無是處,聊遣幻變驅(qū)昏煩。
請言居士往少壯,烹羊?yàn)涓峋婆呐琛?br>離騷百過亦徑醉,萬事形影如空尊。
襄陽老孟識此意,數(shù)憑楚些招其魂。
只今流落口吻燥,病乃乘間排吾閽。
病多諸念反衰冷,念冷卻覺丹田溫。
此田不應(yīng)供喜怒,外物稂莠那可存。
誅稂去莠要及早,俗慮可吐不可吞。
雞犬相聞太古末,居士中有五庫存園。
舒遲不稱子男服,要須結(jié)佩紉芳蓀。
注釋參考
瀟湘
(1).指 湘江 。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。《山海經(jīng)·中山經(jīng)》:“帝之二女居之,是常游于 江 淵, 澧 沅 之風(fēng),交 瀟湘 之淵。”《文選·謝朓<新亭渚別范零陵>詩》:“ 洞庭 張樂池, 瀟湘 帝子游?!?李善 注引 王逸 曰:“ 娥皇 女英 隨 舜 不返,死於 湘水 ?!?唐 李白 《遠(yuǎn)別離》詩:“古有 皇 英 之二女,乃在 洞庭 之南, 瀟湘 之浦。” 王琦 注引《湘中記》:“ 湘川 清照五六丈,下見底石如樗蒲矣,五色鮮明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用薛正之韻》:“ 鳳池 分付夔龍去,萬頃 瀟湘 屬 湛然 。” 明 徐禎卿 《古意》詩:“帝子葬何處, 瀟湘 云正深?!?/p>
(2). 湘江 與 瀟水 的并稱。多借指今 湖南 地區(qū)。 唐 杜甫 《去蜀》詩:“五載客 蜀 鄙,一年居 梓州 ;如何關(guān)塞阻,轉(zhuǎn)作 瀟湘 游?” 宋 張孝祥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送劉恭父趨朝》詞:“歸輔五云丹陛,回首 楚 樓千里,遺愛滿 瀟 湘 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雁》詩:“長風(fēng)度關(guān)塞,九月下 瀟 湘 。”
洞庭
(1).廣闊的庭院。《莊子·天運(yùn)》:“帝張《咸池》之樂於洞庭之野?!?成玄英 疏:“洞庭之野,天池之間,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?!?三國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爾乃御文軒,臨洞庭。” 宋 蘇軾 《坤成節(jié)集英殿教坊詞·教坊致語》:“洞庭九奏,始識《咸池》之音;靈岳三呼,共獻(xiàn)后天之祝。”
(2).湖名。即 洞庭湖 ?!俄n非子·初見秦》:“ 秦 與 荊 人戰(zhàn),大破 荊 ,襲 郢 ,取 洞庭 、 五渚 、 江 南。” 唐 韓愈 《岳陽樓別竇司直》詩:“ 洞庭 九州間,厥大誰與讓?” 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莪州公詩》:“ 洞庭 春水添新漲,好看雙飛返故林?!眳⒁姟?洞庭湖 ”。
(3).湖名。 太湖 的別名?!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指 包山 而為期,集 洞庭 而淹留?!?劉逵 注引 王逸 曰:“ 太湖 在 秣陵 東,湖中有 包山 ,山中有如石室,俗謂 洞庭 ?!眳⒁姟?太湖 ”。
(4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太湖 中。有東西二山,東山古名 莫厘山 、 胥母山 、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。西山即古 包山 。
入眼
入眼 (rùyǎn) 看著舒服;順眼;看中 pleasing to the eye 有那入眼的,便把些meng{1-1}汗{1~1}藥與他吃了便死?!端疂G傳》魚鳥
(1).魚和鳥。常泛指隱逸之景物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游山澤,觀魚鳥,心甚樂之?!薄端鍟る[逸傳序》:“狎玩魚鳥,左右琴書?!?唐 韓愈 《海水》詩:“風(fēng)波一蕩薄,魚鳥不可依。”參見“ 魚鳥慕 ”。
(2).指夢境。語本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夢為鳥而厲乎天,夢為魚而沒於淵。” 宋 梅堯臣 《和原甫早赴紫宸朝待旦假寐》:“燭房猶照衣冠上,漏舍欲為魚鳥間?!?/p>
蘆花
蘆花 (lúhuā) 蘆葦?shù)陌咨?reed catkins; fluffy ends of reed毛滂名句,病中獨(dú)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