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眸厭滉漾,繞屋行盤跚
出自宋代蘇轍《次韻子瞻游甘露寺》:
去國日已遠,涉江歲將闌。
東南富山水,跬步留清歡。
遷延廢行邁,忽忘身在官。
清晨涉甘露,乘高棄征鞍。
超然脫阛阓,穿云撫朱欄。
下視萬物微,惟覺滄海寬。
潮來聲洶洶,望極空漫漫。
一一渡海舶,冉冉移檣竿。
水怪時出沒,群嬉類豭羱。
幽陰自生火,青熒復(fù)誰鉆。
石頭古天險,憑恃分權(quán)瞞。
疑城曜遠目,來騎驚新觀。
聚散定王業(yè),成毀猶月團。
金山百圍石,岌岌隨濤瀾。
猶疑漢宮廷,屹立承露盤。
狂波恣吞噬,萬古嗟獨完。
凝眸厭滉漾,繞屋行盤跚。
此寺歷今古,遺跡皆龍鸞。
孔明所坐石,牂歷非人刊。
經(jīng)霜眾草短,積雨青苔寒。
蕭翁嗜佛法,大福將力干。
坡陁故鑊在,甲錯蒼龍蟠。
衛(wèi)公秉節(jié)制,佛骨埋金棺。
長松看百尺,畫像留三嘆。
新詩語何麗,傳讀紙遂刓。
嗟我本漁釣,江湖心所安。
方為籠中閉,仰羨天際摶。
游觀惜不與,賦詠嗟獨難。
俸祿藉升斗,齏鹽嗜咸酸。
何時扁舟去,不俟官長彈。
注釋參考
凝眸
凝眸 (níngmóu) 定睛去看 gaze 斂笑凝眸意欲歌,高云不動碧嵯峨?!钌屉[《聞歌》 凝眸遠望滉漾
(1).形容廣闊無涯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節(jié)游賦》:“望 洪池 之滉瀁,遂降集乎輕舟?!?/p>
(2).蕩漾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暢玄》:“或滉漾於淵澄,或雰霏而云浮。” 清 王韜 《淞濱瑣話·盧雙月》:“侍母進香 天竺 ,夜感 大士 現(xiàn)身示兆,指池中七星橫斜,雙月滉漾。謂之曰:‘此汝一對佳兒佳婦也。’”
(3).指浮動的水。 宋 梅堯臣 《碧瀾堂》詩:“虛云臨滉漾,橋勢對隆穹。”
(4).閃動;搖動。 唐 白居易 《昆明春水滿》詩:“春池岸古春流新,影浸 南山 青滉漾?!?宋 陸游 《己巳正月十八九間雪復(fù)大作不止》詩:“卷簾驚滉漾,下榻覺蹣跚?!?/p>
盤跚
亦作“ 盤珊 ”。 1.猶蹣跚。跛行貌;不正貌。 漢 王延壽 《夢賦》:“鬼驚魅怖,或盤跚而欲走,或拘攣而不能步。” 晉 潘尼 《鱉賦》:“既顛墜於巖岸,方盤跚而雅步?!?宋 范成大 《致一齋述事》詩:“文書煙海困浮沉,不覺盤跚百病侵?!?明 徐渭 《讀龍?zhí)钑罚骸?渭 小子感先生之憂道,識先生之苦心,雖志氣不前,而盤珊思振。”
(2).婆娑貌。 唐 李賀 《瑤華樂》詩:“舞霞垂尾長盤跚,江澄海浄神母顏?!?唐 皮日休 《夏景無事因懷章來二上人》詩之二:“佳樹盤珊枕草堂,此中隨分亦閒忙。” 前蜀 牛嶠 《菩薩蠻》詞:“釵重髻盤珊,一枝紅牡丹?!?/p>
槃跚:亦作“ 槃散 ”。亦作“ 槃珊 ”。猶蹣跚。行走搖晃不穩(wěn)貌。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民家有躄者,槃散行汲。 平原君 美人居樓上,臨見,大笑之?!?司馬貞 索隱:“散音先寒反,亦作‘跚’,同音。” 宋 無名氏 《道山清話》:“﹝老僕﹞管押行李在后,泥濘不能進, 少游 留道旁人家以俟,久之,方槃珊策杖而至?!?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巧詆》:“槃跚難挨,羞殺我職居槐宰?!?/p>
蘇轍名句,次韻子瞻游甘露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