握珠不返泉,匣玉不歸山。
出自唐朝韋應(yīng)物《送褚校書歸舊山歌》
握珠不返泉,匣玉不歸山。明皇重士亦如此,忽怪褚生
何得還。方稱羽獵賦,未拜蘭臺(tái)職。漢篋亡書已暗傳,嵩丘
遺簡還能識(shí)。朝朝待詔青鎖闈,中有萬年之樹蓬萊池。世人
仰望棲此地,生獨(dú)徘徊意何為。故山可往薇可采,一自人間
星歲改。藏書壁中苔半侵,洗藥泉中月還在。春風(fēng)飲餞灞陵
原,莫厭歸來朝市喧。不見東方朔,避世從容金馬門。
注釋參考
不歸
(1).不返家?!对姟め亠L(fēng)·東山》:“我徂東山,慆慆不歸?!?清 蒲松齡 《司文郎》:“又聞次年再行鄉(xiāng)試,遂不歸,止而受教。”
(2).不歸還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盜戶》:“詎惡久假不歸,霸為己有?!?/p>
韋應(yīng)物名句,送褚校書歸舊山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