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曹松《荊南道中》:
十月荒郊雪氣催,依稀愁色認(rèn)陽臺。
游秦分系三條燭,出楚心殊一寸灰。
高柳莫遮寒月落,空桑不放夜風(fēng)回。
如何住在猿聲里,卻被蟬吟引下來。
注釋參考
分系
支派。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正統(tǒng)辯》:“而秉史筆者必以 匈奴 突厥 為紀(jì)傳,而以 漢 唐 為正統(tǒng),必以 吳 魏 為分繫,而以 蜀漢 為正統(tǒng),何也?”
三條燭
唐 dai{1*1}考進士科,試日可延長至夜間,許燒燭三條,故 唐 人詩文中常言“三條燭”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敕賜及第》:“及 小歸公 主文, 韜玉 準(zhǔn)敕放及第,仍編入其年榜中。 韜玉 置書謝新人,呼同年,略曰:‘三條燭下,雖阻文闈;數(shù)仞墻邊,幸同恩地?!?胡仔 《苕溪漁隱叢話前集·王禹玉》引《復(fù)齋漫錄》:“《杜陽雜編》言:‘ 舒元輿 舉進士,既試,脂炬人皆自將?!杂嗫贾?, 唐 制如此耳。故《廣記》云:‘ 唐 制,舉人試日,既暮,許燒燭三條……’而舊説亦言舉人試日,已晚,試官 權(quán)德輿 於簾下戲云:‘三條燭盡,燒殘舉子之心?!e子遂答曰:‘八韻賦成,驚破侍郎之膽。’”
一寸
(1).十分為一寸。引申為微少。《韓非子·說林上》:“蟻冬居山之陽,夏居山之陰,蟻壤一寸而仞有水?!?漢 賈誼 《新書·五美》:“一寸之地,一人之眾,天子無所利焉,誠以定治而已。”《晉書·庾亮傳》:“冒親以求一寸之用,未若防嫌以明至公?!?宋 楊萬里 《初夏》詩之一:“雨后覓春無一寸,薔薇花發(fā)釅燕脂?!?/p>
(2).指心。古人謂心為方寸之地,故稱。 宋 蘇軾 《次韻答王鞏》詩:“我有方外客,顏如瓊之英,十年塵土窟,一寸冰雪清?!?明 何景明 《過先墓》詩:“一寸未忘游子線,萬年難覓 老萊 衣。”
(3).指光陰。 唐 李嶠 《書》詩:“請君看入木,一寸乃非虛?!眳⒁姟?一寸陰 ”。
曹松名句,荊南道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