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于石《訪葉靈淵》:
細路如蛇盤,山根復山巔。
振衣上千仞,頓覺天地寬。
四山朗開豁,斜陽淡平川。
溪淺不可舟,橋斷衣可搴。
依依桑柘村,翳翳井里煙。
老翁古柳樞,扶杖白垂肩。
問途入深巷,蒲柳隱敗垣。
忽得幽人居,一室靜且安。
中有插架書,外有負郭田。
種秫可釀酒,枕書時醉眠。
自言居家好,笑我行路難。
欲分清溪尾,著我屋數(shù)椽。
踏月兩相過,亦足陶情歡。
子雖愛我厚,我亦愧子言。
天涯倦游客,豈不懷故山。
抱薪煮白石,岸巾曝晴檐。
興來或杖履,松陰弄潺湲。
如此豈不樂,胡為復盤桓。
泠然御風去,月暮孤云寒。
注釋參考
細路
狹小的路徑。 唐 杜甫 《山寺》詩:“野寺殘僧少,山園細路高?!?明 文徵明 《題畫》詩:“盤盤細路入云長,兩涯對起懸飛梁。”
山根
山根 (shāngēn) 鼻梁的別名。古人認為可作心望診的參考,因其位于闕庭之下,又稱為下極 radix nasi 山腳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山巔
亦作“ 山顛 ”。山頂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高唐賦》:“仰視山顛,肅何千千?!薄对姟ば⊙拧u漸之石》“維其卒矣” 漢 鄭玄 箋:“卒者崔巍也。謂山巔之末也?!?唐 杜甫 《夔州歌十絕句》之四:“ 赤甲 白鹽 俱刺天,閭閻繚繞接山巔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懷舊》:“山顛喬木雖略負日腳,而山趺之田禾已受夜氣?!?蕭乾 《初冬過三峽》:“過 瞿塘峽 ,山巔積雪跟云絮幾乎羼在一起?!?/p>
于石名句,訪葉靈淵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