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如珙《天目和尚贊》:
不道先師具大眼目,只道先師無肯路。
還有知得者麼,楊岐之衣到松源師祖不傳,臨終謂兄弟久聚。
正路行者有,只不能用黑豆法。
難以荷負正宗,臨濟佛法到此平沈。
痛哉痛哉,以此見先師,深得師祖之旨矣。
注釋參考
以此
(1).猶言用這,拿這。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君因謂 武侯 曰:‘試延以公主, 起 有留心則必受之,無留心則必辭矣。以此卜之?!?劉大白 《小鳥之群》:“如果枷鎖鐐銬,是一種榮典,一定有些人以此驕人,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?!?/p>
(2).因此。《史記·季布欒布列傳》:“當是時,諸公皆多 季布 能摧剛為柔, 朱家 亦以此名聞當世?!薄毒劳ㄑ浴ざ攀锱涟賹毾洹罚骸霸瓉砑{粟入監(jiān)的,有幾般便宜:好讀書,好科舉,好中,結(jié)末來又有個小小前程結(jié)果。以此宦家公子,富室子弟,到不愿做秀才,都去援例做太學生。”
先師
(1).前輩老師。《禮記·文王世子》:“凡學,春官釋奠于其先師,秋冬亦如之。” 鄭玄 注:“《周禮》曰:‘凡有道者、有德者使教焉,死則以為樂祖,祭於瞽宗?!酥^先師之類也?!?孫希旦 集解:“承先圣之所作以教於大學者,先師也,若 伯夷 、 后夔 是也?!薄睹献印るx婁上》:“是猶弟子而恥受命於先師也?!薄稘h書·劉歆傳》:“至 孝武皇帝 ,然后 鄒 、 魯 、 梁 、 趙 頗有《詩》、《禮》、《春秋》先師,皆起於 建元 之間。” 顏師古 注:“前學之師也。” 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論崇儒學》:“以 仲尼 為先圣,以 顏子 為先師?!?魯迅 《集外集·渡河與引路》:“倘若思想照舊,便仍然換牌不換貨;才從‘四目 倉圣 ’面前爬起,又向‘ 柴明華 先師’腳下跪倒?!?/p>
(2).指已故的老師。 清 李賡蕓 《炳燭編·剛健篤實》:“先師 錢詹事 答問及 王通政 《經(jīng)義述聞》,皆從 鄭 讀,以‘煇光日新’為句,徵引甚詳?!?/p>
(3).稱 孔子 。 晉 陶潛 《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》詩之二:“先師有遺訓,憂道不憂貧。” 唐 張說 《孔子堂杜預贊》:“開我后學,從事先師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構釁》:“昔者吾先師大成至圣 孔夫子 于是日哭則不歌?!?清 周亮工 《與陳琪園書》:“當祖述先師刪詩之意,盡刪其姓名,而獨存其詩?!?/p>
師祖
(1).師承;效法?!端螘ぶx靈運傳論》:“ 王褒 、 劉向 、 揚 、 班 、 崔 、 蔡 之徒,異軌同奔,遞相師祖?!?/p>
(2).即祖師。 宋 曾鞏 《上歐陽學士第一書》:“真六經(jīng)之羽翼,道義之師祖也?!?/p>
(3).稱老師的父親或師父的老師?!段饔斡洝返谑兀骸氨娚溃骸畮熥鎭砹??!?三藏 躬身施禮迎接道:‘老院主,弟子拜揖?!?清 梁章鉅 《稱謂錄·師之父·師祖》:“ 魏叔子 《師友行輩議》:德業(yè)之師,以父道事之,師之父尊其稱曰祖,師之妻尊其稱曰母,此名之不可殺者也?!薄抖U林寶訓》卷一:“﹝ 演祖 曰﹞山門執(zhí)事,知因識果,若師翁輔 慈明 師祖乎?!?/p>
釋如珙名句,天目和尚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神級救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