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唐元齡《郁林寺》:
一徑通深窈,叢林獨(dú)蔚然。
神仙棲佛屋,香火當(dāng)僧田。
罕見催租吏,誰談文字禪。
吳儂來拜朔,僂指滿三千。
注釋參考
吳儂
吳 地自稱曰我儂,稱人曰渠儂、個(gè)儂、他儂。因稱人多用儂字,故以“吳儂”指 吳 人。 唐 劉禹錫 《福先寺雪中酬別樂天》詩:“才子從今一分散,便將詩詠嚮 吳 儂。” 宋 張先 《喜朝天·清署堂贈蔡君謨》詞:“佳景在,吳儂還望,分閫重來。” 元 張可久 《折桂令·游金山寺》曲:“誤汲南泠,笑殺吳儂,不記《茶經(jīng)》?!?/p>
僂指
屈指而數(shù);屈指?!盾髯印と逍А罚骸半m有圣人之知,未能僂指也。” 元 李冶 《敬齋古今黈》卷五:“大抵僂,曲也,未能僂指,言未能曲指以一二數(shù)也?!?明 宋濂 《生生堂記》:“僂指計(jì)之,誠甲子一周矣?!?清 丘逢甲 《汕頭海關(guān)歌》:“歲十萬人出此關(guān),僂指來歸十無四?!?況周頤 《蕙風(fēng)詞話續(xù)編》卷一:“此類可歌文,尤不勝僂指,紅簫鐵板,異曲同工已?!?/p>
三千
(1).《書·呂刑》:“墨罰之屬千,劓罰之屬千,剕罰之屬五百,宮罰之屬三百,大辟之罰二百。五刑之屬三千。”后因以“三千”指古代所有的刑罰?!度龂尽の褐尽り惾簜鳌罚骸胺蛉е畬?,雖未可悉復(fù),若斯數(shù)者,時(shí)之所患,宜先施用。”《晉書·謝尚傳》:“夫無后之罪,三千所不過。”《南史·孔琳之傳》:“若三千行於叔世,必有踴貴之尤,此五帝不相循法,肉刑不可悉復(fù)者也?!?/p>
(2).泛言數(shù)目之多。 三國 魏 陳琳 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長城何連連,連連三千里?!?唐 李白 《秋浦歌》之十五:“白髮三千丈,緣愁似箇長?!?/p>
(3).指三千大千世界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與諸道人辨宗論》:“三世長於百年,三千廣於 赤縣 ;四部多於戶口,七寶妙於石沙?!?/p>
唐元齡名句,郁林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拙政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