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皇甫湜《題浯溪石》
次山有文章,可惋只在碎。然長于指敘,約潔有馀態(tài)。
心語適相應(yīng),出句多分外。于諸作者間,拔戟成一隊(duì)。
中行雖富劇,粹美若可蓋。子昂感遇佳,未若君雅裁。
退之全而神,上與千載對。李杜才海翻,高下非可概。
文與一氣間,為物莫與大。先王路不荒,豈不仰吾輩。
石屏立衙衙,溪口揚(yáng)素瀨。我思何人知,徙倚如有待。
注釋參考
王路
(1).猶王義。指先王的法度?!稌ず榉丁罚骸盁o偏無陂,遵王之義……無有作惡,遵王之路。” 周秉鈞 易解:“總言君臣共同遵守之準(zhǔn)則,以韻文出之,即《韓子·有度篇》所謂先王之法。”《史記·儒林列傳序》:“ 孔子 閔王路廢而邪道興,於是論次《詩》《書》,修起禮樂?!?唐 李華 《御史中丞廳壁記》:“遵王路以整多方,由夫身而貞百度?!?/p>
(2).謂通往朝廷之路?!逗鬂h書·袁紹傳》:“宜先遣使獻(xiàn)捷天子,務(wù)農(nóng)逸人。若不得通,乃表 曹操 隔我王路,然后進(jìn)屯 黎陽 ?!?/p>
(3).猶大路?!秴问洗呵铩ひ伤啤罚骸?周 宅 酆 鎬 近戎人,與諸侯約,為高葆禱於王路?!?許維遹 集釋引 俞樾 曰:“王路者,大路也?!?/p>
(4).指仕途。 宋 李覯 《感嘆》詩之二:“得志萬罪消,失志百丑生。誰云王路寬,枯槁不敢行?!?清 黃宗羲 《謝時(shí)符先生墓志銘》:“君方架學(xué)區(qū)中,斟酌當(dāng)世,王路非遙?!?章炳麟 《代議然否論》:“選人一登王路,坐而論道,惟以發(fā)抒黨見為期,不以發(fā)抒民意為期?!?/p>
豈不
豈不 (qǐbù) 難道不…?怎么不…? wouldn’t it result in 豈不容易?吾輩
吾輩 (wúbèi) 我們 we 何以見得吾輩不能分憂皇甫湜名句,題浯溪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