趁取雙親皆未老,綠衣歸換彩衣斑
出自宋代舒邦佐《和許宰于尉間字韻詩(shī)后一首送其子赴太學(xué)》:
籋云追電笑談間,爭(zhēng)看驊騮出帝閑。
暫借短檠賒眼力,莫因遠(yuǎn)別夢(mèng)眉山。
詩(shī)聞庭下頻趨鯉,易在床頭久鑄顏。
趁取雙親皆未老,綠衣歸換彩衣斑。
注釋參考
趁取
亦作“趂取”。1.猶獲取。 唐 裴铏 《傳奇·盧涵》:“ 涵 大恐栗,方悟怪魅,遂擲出戶,解小馬而走。青衣連呼數(shù)聲,曰:‘今夕事,須留郎君一宵,且不得去。’知?jiǎng)莶豢?,又呼:‘東邊 方大 ,且與我趁取遮郎君?!砺劙亓种杏幸淮鬂h,應(yīng)聲甚偉。”
(2).猶趁著。取,助詞。 宋 張耒 《明道雜志》:“又有一官人談?wù)Z好文。嘗謁一班行,臨退,揖而前曰:‘未敢款談,旦夕專候宇下。’班行作色曰:‘何如趂取今日晴暖説了?!斯偃肆瞬唤狻!?清 洪昇 《長(zhǎng)生殿·收京》:“春深四野農(nóng)事早,恰趁取甲兵初釋?!?清 陳維崧 《望梅·春城望紙鳶》詞:“正偷將殘線,趂取新晴,恣情游賞?!?/p>
雙親
雙親 (shuāngqīn) 父親和母親 (both) parents; father and mother彩衣
(1).《藝文類聚》卷二十引《列女傳》:“昔 楚 老萊子 孝養(yǎng)二親,行年七十,嬰兒自?shī)?,常著五色斑斕衣,為親取飲?!焙笠蛞浴安室隆敝感B(yǎng)父母。 宋 王禹偁 《謝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》:“此蓋陛下義敦天性,恩厚孝思,念黃髮之衰羸,俾彩衣而侍養(yǎng)。”
(2).指戲曲表演的服裝。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五四回:“婆子們抱著幾個(gè)軟包--因不及抬箱,料著 賈母 愛聽的三五齣戲的彩衣包了來?!?/p>
(1).五彩衣服。 清 王士禛 《居易錄談》卷下:“忽有綵衣小兒自外入,頃刻至數(shù)百人,結(jié)束如一,階墀盡滿?!?/p>
(2).謂孝養(yǎng)父母。 唐 黃滔 《<潁川陳先生集>序》:“早孤,事太夫人彌孝,熙熙愉愉,承顏侍膳,雖隆云路之望,終確綵衣之戀?!?宋 沉遘 《五言送徐同年諤出京》:“還家晝錦樂,拜壽綵衣榮?!?明 何景明 《三山春宴圖歌》:“綵衣歸來奉翁母,愿言壽比三山久?!?清 馮桂芬 《顧蓉莊年丈七十雙壽序》:“君此行也,躬綵衣,捧瑤斝,象服繡葆,蹌躋一庭?!眳⒁姟?綵衣娛親 ”。
舒邦佐名句,和許宰于尉間字韻詩(shī)后一首送其子赴太學(xué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