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魏野《嵩岳十四韻》:
東西南北岳,峻極盡難群。
有感生賢相,無偏像圣君。
四方觀玉像,萬壑絕妖氛。
影入周公側(cè),聲曾漢后聞。
民居依巨蔭,敕祭答珠勳。
洞府高低接,都城左右分。
煙浮巢父子,嵐?jié)裨S由墳。
頂闊星難轉(zhuǎn),巖高日易曛。
薜蘿藏隱逸,瀑布濺耕耘。
帝籍頒新讀,天香降廟焚。
石危名啟母,柏大號將軍。
獻壽臨雙闕,呈祥出五云。
將仙存舊跡,封禪驗遺文。
終待移家住,閑眠樂放勳。
注釋參考
四方
四方 (sìfāng) 東、南、西、北四個方向,泛指各個方面 four directions of north,south,west and east 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正方形或正方體 quadrilateral 一只四方的木頭匣子玉像
玉雕的像。亦以敬稱神像。《南史·夷貊傳上·南海諸國》:“ 晉 義熙 初,始遣使獻玉像,經(jīng)十載乃至。像高四尺二寸,玉色潔潤,形制殊特,殆非人工。” 唐 王建 《題應(yīng)圣觀》詩:“空廊鳥啄花磚縫,小殿蟲緣玉像塵。”《宋史·樂志十五》:“金輿玉像下瑤京,綵仗擁霓旌?!?元 張憲 《舉幾行》:“ 含章殿 前玉像毀,畫輪車發(fā)宮門起?!?/p>
妖氛
亦作“ 妖雰 ”。1.不祥的云氣。多喻指兇災(zāi)、禍亂?!蹲髠鳌ふ压迥辍贰拔嵋姵嗪谥墶?晉 杜預(yù) 注:“祲,妖氛也?!?三國 魏 曹植 《魏德論》:“神戈退指,則妖雰順制?!薄端鍟ばl(wèi)玄傳》:“近者妖氛充斥,擾動 關(guān) 河 。” 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允降》:“上 稽山 看妖氛清盡,勒銘歸國。” 清 鄒容 《獄中答西狩》詩:“一朝淪地獄,何日掃妖氛?”
(2).妖氣?!段饔斡洝返诰盼寤兀骸?行者 早已知識,見那公主頭頂上微露出一點妖氛。”參見“ 妖氣 ”。
魏野名句,嵩岳十四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