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洋《留贈太平劉道士》:
早歲希夷合道真,八年靜默已全神。
收還赤子無為境,留得丹霄自在身。
獨與老莊談妙理,不分儒釋是殊倫。
有時醉露真消息,流水桃花不誤人。
注釋參考
老莊
(1). 老子 和 莊子 的并稱。 春秋 、 戰(zhàn)國 時道教的主要思想家。亦指以 老子 、 莊子 學說為代表的道教思想。 老 莊 并提,始于 漢 ,盛于 魏 晉 以后?!痘茨献印ひ浴罚骸暗缿?yīng)者,攬掇遂事之蹤,追觀往古之跡,察禍福利害之反,考驗乎 老 莊 之術(shù),而以合得失之勢者也?!?三國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竊慕古人之所志,仰 老 莊 之遺風。” 三國 魏 嵇康 《幽憤》詩:“託好 老 莊 ,賤物貴身,志在守樸,養(yǎng)素全真?!?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<文選>序》:“ 老 莊 之作, 管 孟 之流,蓋以立意為宗,不以能文為本。” 唐 陳子昂 《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序》:“覺 周 孔 之猶迷,知 老 莊 之未悟?!?郭沫若 《創(chuàng)造十年》十:“七十二大賢,三千小獼猴,包辦 中華 教育界, 老 莊 無分吃豬頭?!?/p>
(2).方言。莊稼人。 蕭紅 《生死場》七:“只有布匹貴,鹽貴。慢慢一家子連咸鹽都吃不起啦!地租是增加,還叫老莊活不活呢?”
妙理
精微的道理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漢二祖優(yōu)劣論》:“通黃中之妙理,韜亞圣之奇才?!?唐 杜甫 《晦日尋崔戢李封》詩:“濁醪有妙理,庶用慰沉浮?!?金 王若虛 《揖翠軒賦》:“物之在天下,皆妙理之所寓也。” 清 黃鷟來 《雨晴游弘濟寺訪蒲庵和尚》詩:“捶鉤暢玄旨,妙理窮指摘?!?/p>
不分
(1).不服氣;不平?!赌淆R書·王僧虔傳》:“ 庾征西 翼 書,少時與 右軍 齊名, 右軍 后進, 庾 猶不分?!?宋 梅堯臣 《龍柏》詩:“苦練不分顏色近,紫荊未甘開謝遲?!?古直 《雜感寄楚傖一廠》詩:“蓴鱸不分因秋起,塊壘生憎借酒澆?!?/p>
(2).不料。 唐 陳陶 《水調(diào)詞》之二:“容華不分隨年去,獨有妝樓明鏡知?!?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移鎮(zhèn)》:“天下事,鬢邊愁,付東流。不分吾家小 杜 ,清時醉夢 揚州 ?!?清 朱彝尊 《詠古》詩之一:“ 漢皇 將將屈群雄,心許 淮陰 國士風。不分后來輸 絳 , 灌 ,名高一十八元功。”
(1).不分散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·結(jié)構(gòu)》:“作傳奇者,能以頭緒忌繁四字,刻刻關(guān)心,則思路不分,文情專一?!?/p>
(2).不分別,不分辨。 和谷巖 《茶花艷》八:“不要一出事就不分青紅皂白的狠抓,那樣難免會出問題的。”
儒釋
儒教和佛教。 唐 盧綸 《斅顏魯公送挺赟歸翠微寺》詩:“ 挺贇 惠學該儒釋,袖有 顏 徐 真草跡。” 宋 陳善 《捫蝨新話·儒釋迭為盛衰》:“吾以是知儒釋二者,殆迭為盛衰?!?/p>
殊倫
(1).不同類。 晉 左思 《詠史》之六:“雖無壯士節(jié),與世亦殊倫?!?唐 李白 《嘲魯儒》詩:“君非 叔孫通 ,與我本殊倫?!?/p>
(2).指出類拔萃。 唐 杜甫 《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》:“異才應(yīng)間出,爽氣必殊倫。”
王洋名句,留贈太平劉道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