溪長茭葉深,作底難相尋。
出自唐朝溫庭筠《相和歌辭·江南曲》
妾家白蘋浦,日上芙蓉楫。軋軋搖槳聲,移舟入茭葉。
溪長茭葉深,作底難相尋。避郎郎不見,鸂鶒自浮沉。
拾萍萍無根,采蓮蓮有子。不作浮萍生,寧作藕花死。
岸傍騎馬郎,烏帽紫游韁。含愁復(fù)含笑,回首問橫塘。
妾住金陵步,門前朱雀航。流蘇持作帳,芙蓉持作梁。
出入金犢幰,兄弟侍中郎。前年學(xué)歌舞,定得郎相許。
連娟眉繞山,依約腰如杵。鳳管悲若咽,鸞弦嬌欲語。
扇薄露紅鉛,羅輕壓金縷。明月西南樓,珠簾玳瑁鉤。
橫波巧能笑,彎蛾不識愁?;ㄩ_子留樹,草長根依土。
早聞金溝遠(yuǎn),底事歸郎許。不學(xué)楊白花,朝朝淚如雨。
注釋參考
長茭
竹或葦制成的索?!妒酚洝ず忧罚骸板洪L茭兮沉美玉, 河伯 許兮薪不屬?!?裴駰 集解引 臣瓚 曰:“竹葦絚謂之茭,下所以引致土石者也?!?宋 孔平仲 《與張子明飲湖亭》詩:“濕印開新酒,長茭貫族魚?!?/p>
作底
亦作“ 作抵 ”。1.如何,怎樣。 唐 白居易 《寒食日寄楊東川》詩:“不知 楊六 逢寒食,作底歡娛過此辰?” 唐 溫庭筠 《西州詞》:“去帆不安幅,作抵使西風(fēng)?”
(2).為何,為什么。 唐 徐凝 《和嘲春風(fēng)》詩:“可憐半死 龍門 樹,懊惱春風(fēng)作底來?!?/p>
相尋
(1).相繼;接連不斷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效古》詩之一:“誰謂人道廣,憂慨自相尋?!薄侗笔贰ぴ促R傳》:“ 陳 將 吳明徹 寇 淮 南, 歷陽 、 瓜步 相尋失守?!薄痘ㄔ潞邸返谒牧兀骸案厕H相尋,曾不知戒,內(nèi)閣耳目猶人有先機(jī)議處,以肅戎行者乎?”
(2).尋訪;找尋。 唐 韋瓘 《周秦行紀(jì)》:“今夜風(fēng)月甚佳,偶有二女伴相尋,況又遇嘉賓,不可不成一會?!?宋 朱熹 《麗澤堂》詩:“感君懷我意,千里夢相尋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十九回:“到得那里,相尋著 吳用 、 劉唐 船隻,合做一處?!?/p>
溫庭筠名句,相和歌辭·江南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