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近現(xiàn)代錢鐘書《山齋涼夜》:
孤螢隱竹淡收光,雨后宵涼氣蘊(yùn)霜。
細(xì)訴秋心蟲語砌,冥傳風(fēng)態(tài)葉飄廊。
相看不厭無多月,且住為佳豈有鄉(xiāng)。
如缶如瓜渾未識,數(shù)星飛落忽迷方。
注釋參考
星飛
如流星飛馳。形容疾速。 晉 張協(xié) 《七命》:“天驥之駿,逸態(tài)超越……氣盛怒發(fā),星飛電駭。”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七回:“﹝ 晁大舍 ﹞隨即差了 晁住 ,備了自己的走騾,星飛到京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?平少保 得了圣旨,星飛出京,到了 松潘 駐扎?!?/p>
落忽
方言。熟睡?!豆沤裥≌f·宋四公大鬧禁魂張》:“只聽得婦女道:‘二哥,好下手!’ 侯興 道:‘二嫂,使未得!更等他落忽些個?!?/p>
迷方
(1).迷失方向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擬古》詩之一:“南國有儒生,迷方獨(dú)淪誤。” 黃節(jié) 補(bǔ)注:“ 胡枕泉 曰:‘方,猶道也?!搜悦缘廓?dú)沉淪謬誤也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哀吊》:“雖有通才,迷方告控。” 周振甫 注:“ 唐 寫本‘告’作‘失’。迷失方向,失去控制?!?唐 韓愈 《秋懷詩》之六:“喪懷若迷方,浮念劇含梗?!薄杜f五代史·世襲傳二·錢元瓘》:“白晝?nèi)珈F, 吳 師迷方,遂敗之?!?/p>
(2).佛教語。指令人迷惑的境界;迷津。 唐 李白 《秋日登揚(yáng)州西靈塔》詩:“玉毫如可見,于此照迷方?!?唐 皎然 《晚春尋桃源觀》詩:“全覺此身離俗境,玄機(jī)亦可照迷方?!?明 梅鼎祚 《玉合記·緣合》:“小妮喚名 慧月 ,生來有些劣撇,替人指點(diǎn)迷方,自己積成寃孽?!?/p>
錢鐘書名句,山齋涼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