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白《贈從弟冽》:
楚人不識鳳,重價求山雞。
獻主昔云是,今來方覺迷。
自居漆園北,久別咸陽西。
風飄落日去,節(jié)變流鶯啼。
桃李寒未開,幽關豈來蹊。
逢君發(fā)花萼,若與青云齊。
及此桑葉綠,春蠶起中閨。
日出布谷鳴,田家擁鋤犁。
顧余乏尺土,東作誰相攜。
傅說降霖雨,公輸造云梯。
羌戎事未息,君子悲涂泥。
報國有長策,成功羞執(zhí)圭。
無由謁明主,杖策還蓬藜。
他年爾相訪,知我在磻溪。
注釋參考
報國
[dedicate oneself to the service of one's country] 為國家竭誠效力
精忠報國
詳細解釋為國家效力盡忠。 漢 馬融 《忠經(jīng)·報國》:“為人臣者官於君,先后光慶,皆君之德,不思報國,豈忠也哉!” 唐 陳子昂 《感遇》詩之三五:“感時思報國,拔劍起蒿萊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六君詠·黃少?!罚骸巴?秦 雖不成,報國心已畢。” 徐遲 《牡丹》:“他( 李印光 )認為他看得很清楚,熱血沸騰的愛國之情雖不是沒有,殺敵報國卻不是時候?!?/p>
長策
長策 (chángcè) 上策;萬全之計;效用長久的方策 tactics of long effect 治國安邦之長策成功
成功 (chénggōng) 成就功業(yè)、政績或事業(yè) succeed;achieve success 入于太廟,還矢先王,而告以成功?!巍?歐陽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傳·序》 成功 (chénggōng) 獲得預期的結(jié)果,達到目的 success 丞相放心,干到江左,必要成功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執(zhí)圭
亦作“ 執(zhí)珪 ”。1.以手持圭?!墩撜Z·鄉(xiāng)黨》:“執(zhí)圭,鞠躬如也,如不勝?!薄稇?zhàn)國策·韓策三》:“ 申不害 與 昭釐侯 執(zhí)珪而見 梁 君。”古代大夫始得執(zhí)圭,因以指稱仕宦。 清 陳夢雷 《李葆甫傳》:“至夫棲遲泉石,樂其天真,較世之執(zhí)圭膺組而俯仰趦趄者,世必有能辨之,又奚俟予言。”
(2). 先秦 楚國 爵位名。圭以區(qū)分爵位等級,使執(zhí)圭而朝,故名。《呂氏春秋·知分》:“ 荊王 聞之,仕之執(zhí)圭?!薄稇?zhàn)國策·楚策一》:“ 楚 嘗與 秦 構(gòu)難,戰(zhàn)於 漢中 , 楚 人不勝,通侯、執(zhí)珪死者七十餘人,遂亡 漢中 ?!?/p>
(3).泛指封爵。 清 包世臣 《藝舟雙楫·與吳熙載書》:“執(zhí)珪之賞,是足下材力自致,非聚族而謀者,所敢與其巧也?!?/p>
李白名句,贈從弟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