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仲壎篪處,空嗟不與同
出自宋代杜范《是夜聞十六兄雪中有作次韻》:
晚山棲半白,晚岫勒斜紅。
草草三杯里,悠悠一笑中。
喜君才磊魄,雇我意蒙茸。
伯仲壎篪處,空嗟不與同。
注釋參考
伯仲
伯仲 (bózhòng) 兄弟之間的老大和老二。比喻事物不相上下 elder and younger 《出世》表真名世,千載難堪伯仲間?!巍?陸游《書憤》壎篪
亦作“ 壎箎 ”。亦作“塤篪”。亦作“塤箎”。亦作“塤竾”。1.壎、篪皆古代樂器,二者合奏時(shí)聲音相應(yīng)和。因常以“壎篪”比喻兄弟親密和睦?!对姟ば⊙拧ず稳怂埂罚骸安洗祲?,仲氏吹篪。” 毛 傳:“土曰壎,竹曰篪。” 鄭玄 箋:“伯仲,喻兄弟也。我與女恩如兄弟,其相應(yīng)和如壎篪,以言俱為王臣,宜相親愛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其恩亦當(dāng)如伯仲之為兄弟,其情志亦當(dāng)如壎篪之相應(yīng)和?!薄盾髯印氛摗罚骸奥晿分螅汗拇篼悾娊y(tǒng)實(shí)……塤箎翁博?!薄逗鬂h書·明帝紀(jì)》:“禮畢,召校官弟子作雅樂,奏《鹿鳴》,帝自御塤篪和之,以娛嘉賓?!?金 王若虛 《瑞竹賦》:“此則上友下敬,壎箎其翕,始終以之,有死無易。” 清 吳苑 《到家》詩:“憶昔少年時(shí),老屋塤箎奏。樹下共嬉游,兄先弟隨后?!?清 秋瑾 《贈(zèng)盟姊吳芝瑛》詩:“不結(jié)死生盟總泛,和吹塤竾韻應(yīng)佳?!?/p>
(2).比喻互相呼應(yīng)和配合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詞林·黃慎軒之逐》:“時(shí) 康御史 亦有疏與 馮 疏同日上……二疏同時(shí),塤篪相和。”
(3).借指兄弟。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送伯氏入都》詩:“豈無他人游,不如我塤篪。” 清 趙翼 《題北溪謙齋蓉湖三壽圖》詩:“近追壽愷堂,壎箎耄猶對?!?/p>
不與
不與 (bùyǔ) 不贊成 do not grant 仁陷于愚,固君子之所不與也?!鳌ゑR中錫《中山狼傳》杜范名句,是夜聞十六兄雪中有作次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