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先秦 管仲《管子·形勢》:
摘自《管子·形勢》
解釋:烏鴉聚集在一起,雖然看上去很和好,實際上并不親密;不慎重地結(jié)交朋友,雖似牢固,終必破裂。
原文摘要:
來者,視之往,萬事之生也,異趣而同歸,古今一也。生棟覆屋。怨怒不及;弱子下瓦,慈母操棰。天道之極,遠者自親。人事之起,近親造怨。萬物之于人也,無私近也,無私遠也;巧者有余,而拙者不足;其功順天者天助之,其功逆天者天違之;天之所助,雖小必大;天之所違,雖成必敗;順天者有其功,逆天者懷其兇,不可復振也。烏鳥之狡,雖善不親。不重之結(jié),雖固必解;道之用也,貴其重也。毋與不可,毋彊不能,毋告不知;與不可,彊不能,告不知,謂之勞而無功。見與之交,幾于不親;見哀之役,幾于不結(jié);見施之德,幾于不報;四方所歸,心行者也。獨王之國,勞而多禍;獨國之君,卑而不威;自媒之女,丑而不信,未之見而親焉,可以往矣;久而不忘焉,可以來矣。日月不明,天不易也;山高
注釋參考
烏鳥
(1).烏鴉之屬?!吨芏Y·夏官·羅氏》:“羅氏掌羅烏鳥?!?鄭玄 注:“烏謂卑居鵲之屬?!?賈公彥 疏:“卑居雅烏云鵲者,即山鵲卑居之類?!?唐 李郢 《寒食野望》詩:“烏鳥亂啼人未遠,野風吹散白棠梨?!?宋 范成大 《四時田園雜興》詩之二四:“烏鳥投林過客稀,前山煙暝到柴扉?!?/p>
(2).古稱烏鳥反哺,因以喻孝親之人子。 晉 傅咸 《申懷賦》:“盡烏鳥之至情,竭歡敬於膝下?!?唐 孟浩然 《送王五昆季省覲》詩:“斜日催烏鳥,清江照綵衣?!?明 張居正 《謝準假歸葬疏》:“顧臣昔者急切求歸,祇欲遂烏鳥思親之念。”
不親
(1).不親近;不親睦?!稌に吹洹罚骸暗墼唬骸?契 ,百姓不親,五品不遜,汝作司徒,敬敷五教,在寬?!薄妒酚洝こ兰摇罚骸胺驈s共主,臣世君,大國不親;以眾脅寡,小國不附?!?明 劉基 《郁離子·道術》:“上罔下則不親,下罔上則不孫?!?/p>
(2).不接觸;不接近。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 淳于髡 曰:‘男女授受不親,禮與?’ 孟子 曰:‘禮也。’” 清 王韜 《淞隱漫錄·王蓮舫》:“惟是男女授受不親,雖周旋于患難之間,不敢不謹。” 郁達夫 《遲桂花》:“但因這許多年數(shù)的不看報,不識世務,不親筆硯的緣故,終于下了好幾次決心,而仍不敢把這心愿來實現(xiàn)?!?/p>
(3).不親身力行。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:“《詩》曰:不躬不親,庶民不信?!薄对姟ば⊙拧す?jié)南山》作“弗躬弗親”。
固必
語出《論語·子罕》:“毋必,毋固?!北局腹虉?zhí)堅持,不可變通。后引申為一定,必然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論仙》:“事無固必,殆為此也?!?唐 杜甫 《寄題江外草堂》詩:“事跡無固必,幽貞愧雙全?!?/p>
管仲名句,管子·形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全能文檔投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