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彌遜《送族甥游學臨安》:
薰風未放槐花黃,舉子技癢撩枯腸。
短衾不眠中夜起,雞鳴刷羽摩參商。
山行未盡趁落日,夜榜欲去驚鳴榔。
男兒胸中小天下,大笑鑒室分馀光。
君今懷璧自薦達,筆端娓娓陳虞唐。
朝時三面網(wǎng)英俊,平地一日看騰驤。
青錢淡墨何足慕,闊步真入鴛雛行。
歸懸金印大如斗,里官負弩驅(qū)旗槍。
向來弦歌久未效,即遣土氣俱軒昂。
吾衰不能效犖確,尚能杖履攜壺漿。
注釋參考
懸金
(1).猶懸賞?!逗鬂h書·黨錮傳序》:“於是天子震怒,班下郡國,逮捕黨人……或有逃遁不獲,皆懸金購募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忤時》:“切以綱維不舉而督課徒勤,雖威以刺骨之刑,勗以懸金之賞,終不可也?!?/p>
(2).古代厭勝術之一。參見“ 懸炭 ”。
負弩
(1).謂背負弓箭,開路先行。古代迎接貴賓之禮。語出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乃拜 相如 為中郎將,建節(jié)往使……至 蜀 , 蜀 太守以下郊迎,縣令負弩矢先驅(qū)?!?南朝 陳 徐陵 《與王僧辯書》:“郡將州司,郊迎負弩。” 宋 孔武仲 《瓜步阻風》詩:“昨日焚香謁圣母,青山鞠躬如負弩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雹神》:“﹝ 李左車 ﹞懷中出天師刺,曰:‘聞騶從將臨,先遣負弩?!?/p>
(2).古代亭長的別稱?!逗鬂h書·百官志五》“亭有亭長,以禁盜賊” 劉昭 注引 漢 應劭 《風俗通》:“亭吏舊名負弩,改為長,或謂亭父?!?/p>
旗槍
亦作“ 旗鎗 ”。1.旗與槍。戰(zhàn)爭的工具。 唐 王建 《秋日送杜虔州》詩:“山樓添鼓角,村柵立旗槍?!庇髦竿L。《西游記》第四一回:“ 行者 釘在皮袋,又聽得他惡言惡語駡道:‘……有一日我?guī)熜执笳过R天無量法,滿山潑怪登時擒,解開皮袋放我出,筑你千鈀方趁心!’ 行者 聞言,暗笑道:‘這獃子雖然在這里面受悶氣,卻還不倒了旗鎗。’”
(2).旗桿端。 元 關漢卿 《竇娥冤》第三折:“要丈二白練,掛在旗鎗上?!?元 關漢卿 《竇娥冤》第三折:“我不要半星熱血紅塵灑,都只在八尺旗鎗素練懸,等他四下里皆瞧見。”
(3).綠茶名。由帶頂芽的小葉制成。茶芽剛剛舒展成葉稱旗,尚未舒展稱槍,至二旗則老。參閱 宋 王得臣 《麈史》卷中。 宋 陸游 《效蜀煎茶戲作長句》:“午枕初回夢蝶牀,紅絲小磑破旗槍?!?清 蔣麟昌 《南鄉(xiāng)子》詞:“小鳳貯都籃,一盞旗槍雨后甘?!?/p>
見“ 旗槍 ”。
李彌遜名句,送族甥游學臨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史前學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