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權(quán)德輿《丙寅歲苦貧戲題》:
清朝起藜床,雪霜對(duì)枯籬。
家人來告予,今日無晨炊。
鹺醯一已整,新炭固難期。
厚生彼何人,工拙各異宜。
間歲從使檄,親賓苦川馳。
雖非悖而入,與出常相隨。
吳門與南畝,頗亦持镃基。
有時(shí)遇豐年,歲計(jì)猶不支。
顏淵諒賢人,陋巷能自怡。
中憶裴子野,泰然傾薄糜。
愧非古人心,戚戚愁朝饑。
近古猶不及,太上那可希。
奈何時(shí)風(fēng)扇,使我正性衰。
巧智競(jìng)憂勞,展轉(zhuǎn)生澆漓。
吾觀黃金印,未勝青松枝。
粗令有魚菽,豈復(fù)求輕肥。
顧慚主家拙,甘使群下嗤。
如何致一杯,醉后無所知。
注釋參考
如何
如何 (rúhé) how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方式、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在什么情況下 when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(huì) 怎么,怎么樣 how;why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,未知久后如何?!端疂G傳》 “如……何”,表示’把……怎么樣” as 以君之力,曾不能損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 王屋何?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致一
(1).猶一致?!兑住だM辭下》:“三人行,則損一人;一人行,則得其友:言致一也?!?清 譚嗣同 《仁學(xué)·界說》:“平等者,致一之謂也。一則通無,通則仁矣。”
(2).專一。 宋 戴埴 《鼠璞·程蘇爭(zhēng)致齋》:“齋之禁葷,見於法令,乃禁五辛,慮耗散人之氣,間其精誠,與禁飲酒、聽樂、嗜慾,悲哀一同,欲其致一之妙通於神明耳?!?明 唐順之 《贈(zèng)宜興令馮少虛序》:“靜則可以致一而極其精爽之思?!?/p>
無所
(1).沒有地方;沒有處所。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今夫貴人之子,必宮居而閨處,內(nèi)有保母,外有傅父,欲交無所?!?唐 韓愈 《祭張給事文》:“上不負(fù)汝,為此不祥,將死無所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細(xì)柳》:“積數(shù)月,乞食無所,憔悴自歸?!?/p>
(2).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。《周禮·考工記·輪人》:“無所取之,取諸圜也?!?鄭玄 注:“非有他也,圜使之然也?!薄逗鬂h書·杜喬傳》:“先是 李固 見廢,內(nèi)外喪氣,羣臣側(cè)足而立,唯 喬 正色無所回橈?!薄锻ǖ洹な池浘拧罚骸?后魏 初至 太和 錢貨無所用也?!?明 陳文燭 《<少室山房筆叢>序》:“大哉 孔子 !博學(xué)無所成名。” 瞿秋白 《文藝的自由和文學(xué)家的不自由》:“漂亮是美,‘藝術(shù)的價(jià)值’也是美--抽象的美,無所附麗的美。”
權(quán)德輿名句,丙寅歲苦貧戲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口袋五線譜辦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