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關(guān)暫到何須住,法窟雖深豈用窮
出自宋代王炎《和程丞游清水巖黃龍山韻黃龍山》:
未聞衲子著深功,但見龍孫送好風(fēng)。
尊宿尚留雙塔在,眾丘皆讓一山雄。
禪關(guān)暫到何須住,法窟雖深豈用窮。
若問如如心自在,夢魂不入大槐宮。
注釋參考
禪關(guān)
(1).禪門。 唐 李白 《化城寺大鐘銘》:“方入於禪關(guān),覩天宮崢嶸,聞鐘聲瑣屑。” 宋 梅堯臣 《會善寺》詩:“琉璃開浄界,薜荔啟禪關(guān)?!薄都t樓夢》第八七回:“﹝ 寳玉 ﹞説著,一面與 妙玉 施禮,一面又笑問道:‘ 妙公 輕易不出禪關(guān),今日何緣下凡一走?’”
(2).比喻悟徹佛教教義必須越過的關(guān)口。 清 龔自珍 《夜坐》詩:“萬一禪關(guān)砉然破,美人如玉劍如虹?!?/p>
(3).指入佛門修道者。 清 唐孫華 《晚秋獅子林小集》詩之二:“禪關(guān)蕭灑松枝麈,處士風(fēng)流墊角巾?!?/p>
何須
猶何必,何用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野田黃雀行》:“利劍不在掌,結(jié)友何須多?” 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敏速》:“宰相曰:‘七千可為多矣,何須萬?’” 宋 賀鑄 《臨江仙》詞:“何須繡被,來伴擁蓑眠?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導(dǎo)師》:“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(dǎo)師呢?”
法窟
佛教語。佛涅槃后,弟子 迦葉 于 迦蘭陀竹園 大石窟內(nèi)結(jié)集三藏經(jīng)典,稱為“窟內(nèi)上座部”。見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摩揭陀國下》。后因以“法窟”指佛寺。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次韻子瞻子由題憩寂圖》之一:“松含風(fēng)雨石骨瘦,法窟寂寥僧定時?!薄睹反逶娫挕芬?清 圓鑒 《過天寧寺見放馬歌》:“法窟聊藏獅子花,空山為指金鞭影?!?/p>
王炎名句,和程丞游清水巖黃龍山韻黃龍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