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劉滄《江城晚望》:
一望江城思有余,遙分野徑入樵漁。
青山經(jīng)雨菊花盡,白鳥下灘蘆葉疏。
靜聽潮聲寒木杪,遠(yuǎn)看風(fēng)色暮帆舒。
秋期又涉潼關(guān)路,不得年年向此居。
注釋參考
秋期
(1).謂男女相約聚會的日期。語出《詩·衛(wèi)風(fēng)·氓》:“將子無怒,秋以為期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二》:“縣北有 女觀山 ,厥處高顯,回眺極目,古老傳言,昔有思婦,夫官於 蜀 ,屢愆秋期,登此山絶望,憂感而死?!?/p>
(2).指七夕。牛郎織女約會之期。 唐 沉佺期 《牛女》詩:“粉席秋期緩,針樓別怨多。” 唐 杜甫 《月》詩:“天上秋期近,人間月影清?!?唐 崔涂 《七夕》詩:“年年七夕渡瑤軒,誰道秋期有淚痕?!?/p>
(3).秋試的日期。 清 張明弼 《冒姬董小宛傳》:“吾大人雖離虎穴,未定歸期,且秋期逼矣,欲破釜焚舟,冀一當(dāng),子盍歸待之?!?/p>
潼關(guān)
關(guān)隘名。古稱 桃林塞 。 東漢 時設(shè) 潼關(guān) ,故址在今 陜西省 潼關(guān)縣 東南,處 陜西 、 山西 、 河南 三省要沖,素稱險要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四》:“ 河 在 關(guān) 內(nèi),南流,潼激關(guān)山,因謂之 潼關(guān) ?!?唐 杜甫 《北征》詩:“ 潼關(guān) 百萬師,往者散何卒。” 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四章:“只要明天從 潼關(guān) 附近沖過去,到了 河南 ,官兵就再也包圍不住咱們啦?!?/p>
不得
不得 (bùdé) 用在動詞后面,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may not;be not allowed 吾不得而見之矣?!濉ぴ丁饵S生借書說》年年
年年 (niánnián) 每年 every year;year after year 年年豐收 念橋邊紅芍,年年知為誰生?!巍?姜夔《揚州慢》 年年歲歲?!猍英]赫胥黎著、 嚴(yán)復(fù)譯《天演論》劉滄名句,江城晚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