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頂相許意,垂髫久要情
出自宋代曾豐《謝廣東經(jīng)略潘直閣間分貺李濟墨》:
灶煤不忌遠,膠汁寧傷清。
永言李廷圭,墨法能爾精。
滴瀝甚點黍,錙銖輕連城。
胡陳梁蒲張,俊出聲錚錚。
敢與相頡頏,江西老潘衡。
李家颯以頹,中興有云礽。
未空天下伎,已擅湖南聲。
公重與物交,所厚墨客卿。
摩頂相許意,垂髫久要情。
信手暗摸索,心已權(quán)重輕。
乃言濟妙處,而有祖典型。
端如坡借力,獨為衡主盟。
笑捐數(shù)寸玉,增我雙眼明。
呼童詔羅文,折簡延陶泓。
來陪客卿游,欣然兩相迎。
涓涓井花落,叆叆江煙生。
始堅苦莫揉,俄熟恬無爭。
更請毛錐子,三益相友朋。
丙吉魏弱翁,姚崇宋廣平。
剛?cè)岣髯苑A,勛業(yè)交相成。
我無換鵝手,初不工草行。
僅能蚯蚓勢,強學(xué)蝌蚪形。
暗投謾費璧,誤點難成蠅。
不若舊主人,八法俱縱橫。
敢持以回旋,筆頭貯南溟。
題詩答公隙,草疏排奸萌。
聞健賦歸田,投閒注遺經(jīng)。
己重人詫之,濟價日已增。
況不為濟者,何當(dāng)經(jīng)品評。
注釋參考
摩頂
(1).見“ 摩頂放踵 ”。
(2).《法華經(jīng)》謂 釋迦牟尼佛 以da{1*1}法付囑大菩薩時,用右手摩其頂。后為佛教授戒傳法時的儀軌?!斗ㄈA經(jīng)·囑累品》:“ 釋迦牟尼佛 從法座起,現(xiàn)大神力,以右手摩無量菩薩 摩訶薩 頂,而作是言:‘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,作習(xí)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,今以付囑汝等?!?唐 張南史 《秋夜聞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》詩:“禪師幾度曾摩頂,高士何年更發(fā)心。”《西游記》第四十回:“感蒙 觀世音菩薩 勸化,與我們摩頂受戒,改換法名,皈依佛果?!?/p>
(3).指受戒出家。 清 李漁 《憐香伴·香詠》:“貧尼少時也學(xué)拈毫,自摩頂以來,十年不作綺語了?!?/p>
(4).撫摩頭頂,以示喜愛。 清 吳偉業(yè) 《病中別孚令弟》詩之十:“挽鬚憐尚幼,摩頂喜堪狂?!?/p>
相許
(1).謂愿許終身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夜白紵》詩:“ 秦 箏 齊 瑟 燕 趙 女,一朝得意心相許?!?唐 顧況 《梁廣畫花歌》:“手把 梁生 畫花看,凝嚬掩笑心相許?!?/p>
(2).泛指表示應(yīng)允,允許?!稏|周列國志》第七三回:“公子之言是也。但 諸 ( 專諸 )有老母在堂,未敢以死相許?!?/p>
(3).贊許。 宋 王禹偁 《謫居感事》詩:“流輩多相許,時賢亦見推?!?陸嵩 《贈龔藍生照琪大令》詩:“相逢一語感相許,便與深衷吐款款?!?/p>
垂髫
垂髫 (chuítiáo) 古時兒童不束發(fā),頭發(fā)下垂,因以“垂髫”指兒童 early childhood 黃發(fā)垂髫并怡然自樂?!諟Y明《桃花源記》久要
(1).舊約。《論語·憲問》:“久要不忘平生之言。”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:“久要,舊約也。平生,猶少時?!?邢昺 疏:“言與人少時有舊約,雖年長貴達,不忘其言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行品》:“守一言於久要,歷歲衰而不渝者,信人也?!?元 無名氏 《合同文字》第一折:“著他回本鄉(xiāng)去,認了伯父伯娘,著他一家兒團圓,也見的我久要不忘之意?!?章炳麟 《八月十五夜詠懷》詩:“丈夫貴久要,焉念睚眥仇。”
(2).舊交?!段倪x·曹植<箜篌引>》:“久要不可忘,薄終義所尤?!?劉良 注:“久要,久交也?!?唐 沉亞之 《秦夢記》:“公謂 亞之 曰:‘本以小女將託久要,不謂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?!?宋 王安石 《老人行》:“古來人事已如此,今日何須論久要?!?明 汪錂 《春蕪記·訪友》:“憶昔風(fēng)塵訂久要,奈雌伏鹽車老?!?/p>
曾豐名句,謝廣東經(jīng)略潘直閣間分貺李濟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