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劉塤《謁金門》
眉月小。紅燭畫樓歌繞。唱到劉郎頻笑道。古詞今恰好。深夜銀屏香裊。明日雕鞍塵杳。一餉春風(fēng)容易曉。三生思不了。
注釋參考
紅燭
①紅色的蠟燭。多用于喜慶:壽星像前,點(diǎn)著一對紅燭|洞房內(nèi),紅燭高燒。 ②詩集。聞一多作。1923年出版。初版本收六十二首。人民文學(xué)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。題材廣泛,內(nèi)容豐富,或抒發(fā)詩人的愛國之情,或批判封建統(tǒng)治下的黑暗,或反映勞動人民的苦難,或描繪自然的美景。構(gòu)思精巧,想像奇新,語言形象生動。畫樓
雕飾華麗的樓房。 唐 李嶠 《晚秋喜雨》詩:“聚靄籠仙閣,連霏繞畫樓?!?宋 李清照 《浪淘沙·閨情》詞:“簾外五更風(fēng),吹夢無蹤。畫樓重上與誰同?”《紅樓夢》第二八回:“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,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?!?/p>
劉塤名句,謁金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