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仞柱天何斂閃,萬工揮筆漫輕濃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依韻和孫侔鴈蕩二首》:
鴈蕩高高路莫通,銜蘆秋翼入云峰。
山頭水闊不見影,巖下沙平時有蹤。
千仞柱天何斂閃,萬工揮筆漫輕濃。
葛巾蠟屐未能著,空羨青蒼重復重。
注釋參考
千仞
形容極高或極深。古以八尺為仞?!肚f子·秋水》:“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,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。”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刑德》:“千仞之高,人不輕凌?!?晉 司馬彪 《贈山濤》詩:“上凌青云霓,下臨千仞谷。” 清 方文 《陳臥子子龍》詩:“惠心燭千仞,雄風扇八區(qū)?!?/p>
柱天
撐天,支天?!逗鬂h書·齊武王縯傳》:“ 伯升 自發(fā) 舂陵 子弟,合七八千人,部署賓客,自稱柱天都部?!?李賢 注:“柱天者,若天之柱也?!?唐 李山甫 《兵后尋邊》詩之一:“卷地朔風吹白骨,柱天青氣泣幽魂?!?唐 王鐸 《謁梓潼張惡子廟》詩:“惟報 關 東諸將相,柱天功業(yè)賴陰兵。”
斂閃
躲藏,閃避。 宋 梅堯臣 《和孫侔雁蕩》之二:“山頭水闊不見影,巖下沙平時有蹤。千仞柱天何斂閃,萬工揮筆漫輕濃?!?/p>
梅堯臣名句,依韻和孫侔鴈蕩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