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經(jīng)真體即毗盧,此云種種光,雪嶺白牛君識無
出自唐代齊己《贈念《法華經(jīng)》僧》:
念念念兮入惡易,念念念兮入善難。
念經(jīng)念佛能一般,愛河竭處生波瀾。
言公少年真法器,白晝不出夜不睡。
心心緣經(jīng)口緣字,一室寥寥燈照地。
沉檀卷軸寶函盛,薝卜香熏水精記。
空山木落古寺閑,松枝鶴眠霜霰干。
牙根舌根水滴寒,珊瑚捶打紅瑯玕。
但恐蓮花七朵一時折,朵朵似君心地白。
又恐天風(fēng)吹天花,繽紛如雨飄袈裟。
況聞此經(jīng)甚微妙,百千諸佛真秘要。
靈山說后始傳來,聞?wù)唠m多持者少。
更堪誦入陀羅尼,唐音梵音相雜時。
舜弦和雅熏風(fēng)吹,文王武王弦更悲。
如此爭不遣碧空中有龍來聽,有鬼來聽。
亦使人間聞?wù)呔?,見者敬?br>自然心虛空,性清凈。
此經(jīng)真體即毗盧,此云種種光,雪嶺白牛君識無。
注釋參考
真體
真實的本體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解二諦義》:“又諮真寂之體,本自不流,凡夫見流,不離真體,然則但有一真,不成二諦?!?唐 彥悰 《后畫錄·隋江志》:“筆力勁健,風(fēng)神頓爽,模山擬水,得其真體?!?清 王夫之 《張子正蒙注·太和》:“陰陽未分,二氣合一,絪緼太和之真體,非目力所及,不可得而見也?!?/p>
毗盧
(1).佛名。 毗盧舍那 (亦譯作 毘盧遮那 )之省稱。即 大日如來 。一說,法身佛的通稱。 宋 蘇轍 《夜坐》詩:“知有 毗盧 一逕通,信腳直前無別巧?!?/p>
(2).見“ 毗盧帽 ”。
種種
種種 (zhǒngzhǒng) 各種各樣 a variety of 種種在其中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種種貽害。——《廣東軍務(wù)記》 設(shè)置種種障礙 頭發(fā)短的樣子 short-hair 白發(fā)種種來無情雪嶺白牛
佛經(jīng)中雪山大力白牛。 前蜀 貫休 《題弘顗三藏院》詩:“梵僧夢里授微言,雪嶺白牛力深得?!?/p>
齊己名句,贈念《法華經(jīng)》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