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朱翌《跋司馬才仲六論》:
溫公言語藥石譜,猶子文章星斗羅。
家世有方能治國,宦游無地可降魔。
諦觀深世著明論,平視賢良方正科。
四海共知勛室后,亨年孰似賈生多。
注釋參考
諦觀
審視,仔細(xì)看。《百喻經(jīng)·伎兒著戲羅剎服共相驚怖喻》:“時行伴中從睡寤者,卒見火邊有一羅剎,竟不諦觀,捨之而走?!?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(jì)聞》卷六:“予登 羅漢閣 ,取 禪月 親作本諦觀竟日,其間有極破碎糜爛者,筆法高妙,相貌古怪?!?清 譚嗣同 《仁學(xué)》十三:“今夫目力所得而諦觀審視者,不出尋丈,顧謂此尋丈遂足以極天下之所至,無復(fù)能有餘,而一切因以自畫,則鮮不謂之大愚。” 郭沫若 《雄雞集·關(guān)于白樂天》:“便以一種‘愛真能助’的心情,而生出了所謂諦觀,不愿意在舊社會中隨波逐流而超然自適?!?/p>
明論
高明的議論。 宋 秦觀 《醫(yī)者》詩:“余嘗感慨期明論,世無妙質(zhì)孰與言。”
平視
平視 (píngshì) 目光平行向前,兩眼平著向前看 look at sth.with the line of sight parallel to the ground 正襟危坐,兩眼平視賢良方正
賢良方正 (xiánliáng-fāngzhèng) 漢代選官的科目之一。漢文帝二年下詔“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”,被選中后授予官職。賢良方正科目自此始。唐宋也設(shè)賢良方正科 virtuous and expostulate 成語解釋賢良:才能,德行好;方正:正直。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后備人員的制度,唐宋沿用,設(shè)賢良方正科。指德才兼?zhèn)涞暮萌似?。賢良方正出處《史記·平準(zhǔn)書》:“當(dāng)是之時,招尊方正賢良文學(xué)之士,或至公卿大夫。”使用例句門首都豎著金字匾額,也有寫著“賢良方正”的,也有寫著“孝悌力田”的。朱翌名句,跋司馬才仲六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