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元結(jié)《忝官引》
天下昔無事,僻居養(yǎng)愚鈍。山野性所安,熙然自全順。
忽逢暴兵起,閭巷見軍陣。將家瀛海濱,自棄同芻糞。
往在乾元初,圣人啟休運。公車詣魏闕,天子垂清問。
敢誦王者箴,亦獻當時論。朝廷愛方直,明主嘉忠信。
屢授不次官,曾與專征印。兵家未曾學,榮利非所徇。
偶得兇丑降,功勞愧方寸。爾來將四歲,慚恥言可盡。
請取冤者辭,為吾忝官引。冤辭何者苦,萬邑馀灰燼。
冤辭何者悲,生人盡鋒刃。冤辭何者甚,力役遇勞困。
冤辭何者深,孤弱亦哀恨。無謀救冤者,祿位安可近。
而可愛軒裳,其心又干進。此言非所戒,此言敢貽訓。
實欲辭無能,歸耕守吾分。
注釋參考
爾來
爾來 (ěrlái) 自那時以來 since that time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?!T葛亮《出師表》慚恥
亦作“慙恥”。羞恥?!稇?zhàn)國策·齊策六》:“使 管仲 終窮抑,幽囚而不出,慙恥而不見,窮年沒壽,不免為辱人賤行矣。”《南史·范曄傳》:“及將詣市, 曄 在最前……在道笑語,初無慚恥?!薄对湔隆ば滩渴濉げ辉S婦人訴》:“有一等不畏公法素無慚恥婦人,自嗜鬭爭,妄生詞訟?!?陳去病 《論戲劇之有益》:“其人乃反叩吾以所服,輒慙恥囁嚅而不能對。”
元結(jié)名句,忝官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