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白居易《自誨》:
樂天樂天,來與汝言。
汝宜拳拳,終身行焉。
物有萬類,錮人如鎖。
事有萬感,爇人如火。
萬類遞來,鎖汝形骸。
使汝未老,形枯如柴。
萬感遞至,火汝心懷。
使汝未死,心化為灰。
樂天樂天,可不大哀,汝胡不懲往而念來。
人生百歲七十稀,設(shè)使與汝七十期。
汝今年已四十四,卻后二十六年能幾時。
汝不思二十五六年來事,疾速倏忽如一寐。
往日來日皆瞥然,胡為自苦于其間。
樂天樂天,可不大哀。
而今而后,汝宜饑而食,渴而飲;晝而興,夜而寢;無浪喜,無妄憂;病則臥,死則休。
此中是汝家,此中是汝鄉(xiāng),汝何舍此而去,自取其遑遑。
遑遑兮欲安往哉,樂天樂天歸去來。
注釋參考
今年
今年 (jīnnián) 指現(xiàn)在的這一年 this year卻后
亦作“卻后”。猶過后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假譎》:“卻后數(shù)日,公報姑云:‘已覓得婚處,門地粗可,壻身名宦,盡不減 嶠 。’”《百喻經(jīng)·婆羅門殺子喻》:“時諸世人卻后七日聞其兒死,咸皆嘆言:‘真是智者,所言不錯。’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羯若鞠闍國》:“卻后七日,當(dāng)還本生?!?/p>
幾時
幾時 (jǐshí) 什么時候,哪一天 when;what time 你幾時來白居易名句,自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