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不見阿難多聞及辨慧,呪語要敵摩伽神
出自宋代鄭清之《靈隱慧上人惠詩為古風(fēng)以贈》:
弄翰戲墨雖佛事,炊沙作糗成饑嗔。
不欲詩工與字巧,緒余能奪道之真。
心宗一了萬法具,辨才飛轉(zhuǎn)陶空輪。
君不見阿難多聞及辨慧,呪語要敵摩伽神。
注釋參考
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阿難
阿難 (ā nán)人名。阿難陀的略稱,意譯慶喜。傳說是斛飯王之子,釋迦牟尼佛的堂弟,侍從釋迦牟尼二十五年,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。被稱為「多聞第一」。
多聞
多聞 (duōwén) 見多識廣 well-informed;erudite 博學(xué)多聞不是一件壞事辨慧
聰明而富于辯才。辨,通“ 辯 ”?!渡叹龝睢罚骸皣蟪贾T大夫,博聞、辨慧、游居之事,皆無得為?!苯癖尽氨妗倍嘧鳌稗q”。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(lán)記·法云寺》:“﹝ 臨淮王 元彧 ﹞博通典籍,辨慧清恬,風(fēng)儀詳審,容止可觀。” 唐 裴铏 《傳奇·孫恪》:“豈有 袁氏 海內(nèi)無瓜葛之親哉!又辨慧多能,足為可異也?!?/p>
呪語
亦作“咒語”。舊時僧、道、方士、神巫等施行法術(shù)時所念的口訣。《水滸傳》第三九回:“﹝ 戴宗 ﹞口里念起神行法咒語來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七:“﹝ 三藏 ﹞念動呪語,未及念完, 法善 身體歘歘就瓶?!?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五:“﹝紅教﹞與黃教異者,一則衣冠異色,二則咒語稍別?!?瞿秋白 《亂彈·世紀(jì)末的悲哀》:“這是些什么神秘的咒語,還是白天說夢話?”
要敵
招引敵人?!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太宗雍熙三年》:“卿等以十餘萬眾聲言取 幽州 ,且持重緩行,毋貪小利以要敵。”
鄭清之名句,靈隱慧上人惠詩為古風(fēng)以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