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稱洛下詠,人許郢中歌
出自唐代皎然《建安寺夜會,對雨懷皇甫侍御曾聯(lián)句》:
相思非是遠,風雨遣情多。
——皎然。
愿欲披云見,難堪候曉過。
——李縱。
夜長同歲月,地近極山河。
——鄭說。
戒相初傳授,文章舊切磋。
——王遘。
時稱洛下詠,人許郢中歌。
——崔子向。
惆悵徒延首,其如一水何。
——齊翔
注釋參考
時稱
猶時譽。 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》卷上:“ 昂 ( 郗昂 )有時稱,忽一日觸犯三人,舉朝嗟嘆。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企羨》:“ 大和 中,又有 杜顓 、 竇紃 、 蕭嶰 極有時稱,為后來領袖?!?/p>
洛下
(1).指 洛陽 城。 南朝 梁 劉令嫻 《祭夫徐悱文》:“調逸 許 中,聲高 洛 下?!?宋 蘇軾 《次韻劉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》:“ 山西 老將詩無敵, 洛 下書生語更妍。” 明 王世貞 《明佐游梁無資作歌見援聊此奉復》詩:“吾家弱弟慚小落, 洛 下東西兩間屋?!?/p>
(2).復姓。 漢 代有 洛下閎 。見《漢書·公孫弘卜式兒寬傳贊》。
郢中歌
(1).指《陽春白雪》和《下里巴人》。喻賢、不肖。《文選·張協(xié)<雜詩>之五》:“昔我資章甫,聊以適諸 越 ……瓴甋夸璵璠,魚目笑明月。不見 郢中 歌,能否居然別?” 李周翰 注:“ 郢中 之歌有《陽春》、《巴人》二曲,《陽春》高曲,和者甚少,《巴人》下曲,和者數(shù)千人,故知能否斯別,亦猶章甫與斷髮之異,而賢者與小人不同。”
(2).指高雅的詩歌創(chuàng)作。 宋 賀鑄 《答杜仲觀登叢臺見寄》詩:“一聽 郢中 歌,陽春回草木?!?清 姚鼐 《往與長沙郭昆甫游歷城》詩:“孤吟詎比 郢中 歌,語人真若 遼東 貢?!?/p>
皎然名句,建安寺夜會,對雨懷皇甫侍御曾聯(lián)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