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則榮,不仁則辱。
出自先秦 孟子《孟子·公孫丑章句上·第四節(jié)》:
摘自《孟子·公孫丑章句上·第四節(jié)》
解釋:仁就光榮,不仁就恥辱。
原文摘要:
孟子曰:“仁則榮,不仁則辱。今惡辱而居不仁,是猶惡濕而居下也。如惡之,莫如貴德而尊士,賢者在位,能者在職。國家閑暇,及是時明其政刑。雖大國,必畏之矣。詩云:‘迨天之未陰雨,徹彼桑土,綢繆牖戶。今此下民,或敢侮予?’孔子曰:‘為此詩者,其知道乎!能治其國家,誰敢侮之?’今國家閑暇,及是時般樂怠敖,是自求禍也。禍褔無不自己求之者。詩云:‘永言配命,自求多褔。’太甲曰:‘天作孽,猶可違;自作孽,不可活?!酥^也。”
注釋參考
不仁
不仁 (bùrén) 不講仁德 not benevolent 不仁不義 活動不靈,感覺喪失 numb 肢體不仁 老的不行了,腦子都不仁了孟子名句,孟子·公孫丑章句上·第四節(jié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通緝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