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孟郊《獻襄陽于大夫》
襄陽青山郭,漢江白銅堤。謝公領茲郡,山水無塵泥。
鐵馬萬霜雪,絳旗千虹霓。風漪參差泛,石板重疊躋。
舊淚不復墮,新歡居然齊。還耕竟原野,歸老相扶攜。
物色增曖曖,寒芳更萋萋。淵清有遐略,高躅無近蹊。
即此富蒼翠,自然引翔棲。曩游常抱憶,夙好今尚暌。
愿言從逸轡,暇日凌清溪。
注釋參考
遐略
遠大的謀略?!端螘つ峡ね趿x宣傳》:“ 魯宗 父子,世為國寃, 太祖 方弘遐略,故 爽 等均 雍齒 之封?!?唐 孟郊 《獻襄陽于大夫》詩:“淵清有遐略,高躅無近蹊。” 元 楊奐 《祭國信使王宣撫文》:“公之清衷遐略,高名大節(jié),可以撼天壤,摩日月?!?/p>
高躅
(1).崇高的品行?!稌x書·隱逸傳贊》:“確乎羣士,超然絶俗,養(yǎng)粹巖阿,銷聲林曲。激貪止競,永垂高躅。” 唐 顏真卿 《臨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銘》:“體渾元之正性,秉弘毅之高躅。” 明 李東陽 《送南京國子祭酒謝公詩序》:“其他名師碩士,踵高躅而延餘光者,蓋亦多矣。”
(2).指有崇高品行的人。 宋 蘇舜欽 《送安素處士高文悅》詩:“近臣上薦書,天子渴高躅?!?/p>
(3).指歸隱。 唐 盧綸 《酬李端長安寓居偶詠見寄》:“唯當俟高躅,歸止共抽簪?!薄短綇V記》卷七五引 唐 張讀 《宣室志·王先生》:“有 弘農(nóng) 楊晦之 ,自 長安 東游 吳 楚 。行至 烏江 ,聞先主高躅,就門往謁?!?/p>
(4).健步。
(5).比喻雄健豪邁的藝術(shù)風格。 唐 竇臮 《述書賦》:“高躅莫究其涯,雄風于焉已扇?!?/p>
(6).比喻藝術(shù)風格雄健豪邁的詩文作品。
孟郊名句,獻襄陽于大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