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王維《愚公谷三首》
愚谷與誰去,唯將黎子同。非須一處住,不那兩心空。
寧問春將夏,誰論西復(fù)東。不知吾與子,若個是愚公。
吾家愚谷里,此谷本來平。雖則行無跡,還能響應(yīng)聲。
不隨云色暗,只待日光明。緣底名愚谷,都由愚所成。
借問愚公谷,與君聊一尋。不尋翻到谷,此谷不離心。
行處曾無險,看時豈有深。寄言塵世客,何處欲歸臨。
注釋參考
借問
借問 (jièwèn) 敬辭,用于向別人詢問事情;請問 may I ask 借問酒家何處有?愚公谷
在 山東省 淄博市 西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政理》:“ 齊桓公 出獵,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,見一老公而問之曰:‘是為何谷?’對曰:‘為 愚公之谷 ?!?桓公 曰:‘何故?’對曰:‘以臣名之……臣故畜牸牛,生子而大,賣之而買駒。少年曰:牛不能生馬!遂持駒去。傍鄰聞之,以臣為愚,故名此谷為 愚公之谷 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淄水》:“ 時水 又屈而逕 杜山 北,有 愚公谷 ?!焙笠杂麟[居之地。 宋 龔鼎臣 《東原錄》:“ 徐鉉 題 雷公井 詩,亦曰:‘揜靄 愚公谷 ,蕭條羽客家?!?清 戴移孝 《訓(xùn)子》詩:“已入 愚公谷 ,甘為 鄭子真 ?!币嗍》Q“ 愚谷 ”?!赌鲜贰る[逸傳序》:“藏景窮巖,蔽名 愚谷 ?!?/p>
一尋
(1).古長度單位,八尺為一尋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漸之頤》:“一尋百節(jié),綢繆相結(jié),其指詰屈,不能解脫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塞難》:“是何異以一尋之綆,汲百仞之深?”
(2).尋訪或?qū)ひ捯淮巍?唐 李端 《送馬尊師》詩:“ 武陵 花木應(yīng)長在,愿與漁人更一尋?!?唐 羅隱 《詠史》詩:“蠹簡遺編試一尋,寂寥前事似如今?!?/p>
王維名句,愚公谷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