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司馬光《六十寄景仁》:
從來好與天爭力,困竭方慚已力微。
見事晚于蘧伯玉,今知五十九年非。
注釋參考
見事
識別事勢?!妒酚洝し饿虏虧闪袀鳌罚骸拔崧?穰侯 智士也,其見事遲。”《晉書·唐彬傳》:“順從者謂為見事,直言者謂之觸迕?!?宋 孔平仲 《續(xù)世說·假譎》:“ 崔日知 見事敏速。每朝廷有事,轉(zhuǎn)禍為福,以取富貴。”
蘧伯玉
春秋 時 衛(wèi)國 人,名 瑗 。相傳他“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”,是一個求進甚急并善于改過的賢大夫。見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?!墩撜Z·憲問》:“ 蘧伯玉 使人於 孔子 。 孔子 與之坐而問焉,曰:‘夫子何為?’對曰:‘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?!拐叱?。子曰:‘使乎!使乎!’”《孔子家語·弟子行》:“外寬而內(nèi)正,自極於隱括之中,直己而不直人,汲汲於仁,以善自終,蓋 蘧伯玉 之行也?!?/p>
十九
十分之九。謂絕大多數(shù)?!肚f子·寓言》:“寓言十九,重言十七,巵言日出,和以天倪。” 唐 韓愈 《平淮西碑文》:“凡 蔡 卒三萬五千,其不樂為兵,愿歸為農(nóng)者十九,悉縱之。” 曹靖華 《飛花集·憶當年,穿著細事且莫等閑看!》:“如此‘土氣’的穿著,加之滿口土腔,甚至問路,十九都遭到白眼。”
司馬光名句,六十寄景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