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法薰《言法華贊》:
腳踏木履,手指虛空。
法華三昧,舌本玲瓏。
連書十三,如蟲蝕木。
引得一類邪徒,至今胡卜亂卜。
注釋參考
三昧
三昧 (sānmèi) 佛教用語,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,意思是止息雜念,使心神平靜,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。借指事物的要領(lǐng),真諦 (Budd.)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;knack;secret 正令筆扛鼎,亦未造三昧。——陸游《示子過》 深得其中三昧舌本
舌根;舌頭。《晉書·殷仲堪傳》:“每云三日不讀《道德經(jīng)》,便覺舌本間強?!?宋 陸游 《貧甚賣常用酒杯作詩自戲》:“生時不肯澆舌本,死后空持酬墳土。” 清 趙翼 《啖荔戲書》詩:“端陽才過初嘗新,酸澀猶教舌本縮?!?沉鈞儒 《寥寥集·趺坐詩》:“潑案茶香翻舌本,繞檐嵐翠壓眉端?!?/p>
玲瓏
玲瓏 (línglóng) 精巧細微 exquisite 小巧玲瓏 靈活敏捷 clever and nimble; clever and person 嬌小玲瓏 形容玉相撞擊的聲音 tinkling釋法薰名句,言法華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