卻行窗雖唝拙,乘險諒亦非
出自宋代蘇轍《次韻子瞻發(fā)洪澤遇大風(fēng)卻還宿》:
昨夜窗宿鴻澤,窗再來遂如窗歸。
卻行窗雖唝拙,乘險諒亦非。
誰言淮陰近,阻此駭浪飛。
長風(fēng)徑千里,蛟蜃相因依。
眇然恃一葉,此勢安可違。
冒涉彼何人,勇決生慮微。
欲速有不達(dá),魚腹豈足肥。
風(fēng)帆尚可轉(zhuǎn),野廟誰能祈。
但當(dāng)擁衾睡,慎閉窗與扉。
夜聞聲尚惡,起視聊披衣。
注釋參考
卻行
亦作“卻行”。1.倒退而行?!稇?zhàn)國策·燕策三》:“太子跪而逢迎,卻行為道?!薄稘h書·高帝紀(jì)下》:“后上朝, 太公 擁彗,迎門卻行。上大驚,下扶 太公 。” 宋 蘇軾 《集英殿秋宴教坊詞·放隊》:“峨鬟佇立,斂袂卻行。” 康有為 《上清帝第六書》:“謡謗并起,水火相攻,以此而求變法之有效,猶卻行而求及前也?!?/p>
(2).指能倒走的小動物,如蚯蚓之屬。《周禮·考工記·梓人》:“卻行、仄行、連行、紆行……謂之小蟲之屬?!?鄭玄 注:“卻行,螾衍之屬。” 陸德明 釋文:“案此蟲能兩頭行,是卻行?!?/p>
蘇轍名句,次韻子瞻發(fā)洪澤遇大風(fēng)卻還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