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若瑩龍劍,外唯疊蛇矛
出自唐代皮日休《太湖詩石板(在石公山前)》:
翠石數(shù)百步,如板漂不流。
空疑水妃意,浮出青玉洲。
中若瑩龍劍,外唯疊蛇矛。
狂波忽然死,浩氣清且浮。
似將翠黛色,抹破太湖秋。
安得三五夕,攜酒棹扁舟。
召取月夫人,嘯歌于上頭。
又恐霄景闊,虛皇拜仙侯。
欲建九錫碑,當(dāng)立十二樓。
瓊文忽然下,石板誰能留?此事少知者,唯應(yīng)波上鷗。
注釋參考
龍劍
亦作“ 龍劒 ”。古有寶劍名龍淵、龍泉。后因稱寶劍為“龍劍”。 晉 郭璞 《蚍蜉賦》:“虎賁比而不懾,龍劒揮而不恐?!?唐 劉禹錫 《武陵觀火詩》:“ 晉 庫走龍劒, 吳 宮傷燕雛?!?明 傅新德 《送郭青字參藩巴蜀》詩:“萬里江湖龍劍合,一尊風(fēng)雨 薊門 分?!?清 龔自珍 《自春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之漫不詮次得十五首》詩之五:“匣中龍劍光,一鳴四壁靜?!?柳亞子 《題<張蒼水集>》詩之四:“ 延津 龍劍沉淵久,出匣依然百煉鋼。”
蛇矛
亦作“虵矛”。古兵器名。矛之長者。 唐 杜牧 《郡齋獨(dú)酌》詩:“犀甲 吳 兵鬭弓弩,蛇矛 燕 戟馳鋒鋩。”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人部一》:“ 陳安 刀矛并發(fā),十傷五六,一時(shí)目為壯士,而 平先 搏戰(zhàn),三交,奪其虵矛,懸頭澗曲,易若探囊?!?魯迅 《吶喊·風(fēng)波》:“他兩手同時(shí)捏起拳頭,仿佛握著無形的蛇矛模樣,向 八一嫂 搶進(jìn)幾步道,‘你能抵擋他么!’”
皮日休名句,太湖詩石板(在石公山前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