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首辭明主,東堂哭大臣
出自唐代王維《故太子太師徐公挽歌四首》:
功德冠群英,彌綸有大名。
軒皇用風(fēng)后,傅說是星精。
就第優(yōu)遺老,來朝詔不名。
留侯常辟谷,何苦不長(zhǎng)生。
謀猷為相國,翊戴奉宸輿。
劍履升前殿,貂蟬托后車。
齊侯疏土宇,漢室賴圖書。
僻處留田宅,仍才十頃馀。
舊里趨庭日,新年置酒辰。
聞詩鸞渚客,獻(xiàn)賦鳳樓人。
北首辭明主,東堂哭大臣。
猶思御朱輅,不惜污車茵。
久踐中臺(tái)座,終登上將壇。
誰言斷車騎,空憶盛衣冠。
風(fēng)日咸陽慘,笳簫渭水寒。
無人當(dāng)便闕,應(yīng)罷太師官。
注釋參考
北首
(1).頭朝北。古禮,人死入葬,尸體頭朝北,故北首為死人之象?!抖Y記·檀弓下》:“葬於北方,北首,三代之達(dá)禮也。”《左傳·哀公二十六年》:“ 得 夢(mèng) 啟 北首而寢於 盧門 之外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北首,死象?!薄逗鬂h書·蔡邕傳論》:“但愿北首舊丘,歸骸先壟,又可得乎?”
(2).猶北向?!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胺浇駷閷④娪?jì),莫如……北首 燕 路,而后遣辯士奉咫尺之書,暴其所長(zhǎng)於 燕 , 燕 必不敢不聽從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首,音狩,向也?!?唐 韓愈 《南山詩》:“或靡然東注,或偃然北首?!?宋 岳珂 《吁天辯誣通敘》:“三軍北首死敵之志益鋭,中原來蘇望霓之心益切。”
(3).謂降服。《隋書·煬帝紀(jì)》:“若有識(shí)存亡之分,悟安危之機(jī),翻然北首,自求多福?!?/p>
(4).方位詞。北頭,北面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七回:“靠東墻南首一架衣裳槅子,北首一桌兩杌?!?/p>
明主
賢明的君主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美哉,渢渢乎!大而婉,險(xiǎn)而易行,以德輔此,則明主也?!薄妒酚洝ご炭土袀鳌罚骸俺悸劽髦鞑谎谌酥?,而忠臣有死名之義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采薇》:“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,做著祭酒,因?yàn)橹捞烀袣w,便帶著五十車行李和八百個(gè)奴婢,來投明主了?!?/p>
東堂
(1).東廂的殿堂或廳堂。古代多指皇宮或官舍?!稌ゎ櫭罚骸耙蝗嗣釄?zhí)劉,立于東堂;一人冕執(zhí)鉞,立于西堂?!?唐 王維 《故太子師徐公挽歌》之三:“北首辭明主,東堂哭大臣。” 金 蔡珪 《并州無竹官舍東堂之北種碧蘆以寄意用作長(zhǎng)句》:“他日東堂慙拙政,只將此物作甘棠?!?/p>
(2).《儀禮·大射》:“公將射……一小射正授弓拂弓,皆以俟于東堂?!焙笠蛞苑Q習(xí)射的場(chǎng)所?!赌鲜贰も讗倐鳌罚骸俺?, 劉毅 家在 京口 ,酷貧,嘗與鄉(xiāng)曲士大夫往東堂共射?!?/p>
(3).指 晉 宮的正殿。 晉武帝 時(shí) 郤詵 于 東堂 殿試得第,后因以為試院的代稱。 唐 王建 《送薛曼應(yīng)舉》詩:“子去 東堂 上,我歸南澗濱。” 唐 李頻 《送友人游蜀》詩:“ 東堂 雖不捷,西去復(fù)何愁。” 宋 王珪 《呈永叔書事》詩:“十五年前出門下,最榮今日預(yù) 東堂 ?!眳⒁姟?東堂桂 ”、“ 東堂策 ”。
(4). 宋 毛滂 的號(hào)。 清 鈕琇 《觚賸·紉蘭詞》:“若 黃子鴻 所著《紉蘭》別集,風(fēng)流俊邁,非不可追響 東堂 ,齊蹤 西麓 也?!?/p>
大臣
大臣 (dàchén) 受國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腦委托管理一個(gè)部門的君主國家的高級(jí)官員 minister of a monarchy 趙王與大將軍 廉頗諸大臣謀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王維名句,故太子太師徐公挽歌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