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宗杲《偈頌十四首》:
無諸比丘名近悅,為母王氏請普說。
妙喜便登曲錄床,忉忉怛怛恣饒舌。
從來法本離言詮,不假思量與分雖。
說甚地獄及天堂,四圣六凡俱泯絕。
縱有魔王欲作難,金剛寶劍當(dāng)頭截。
王氏養(yǎng)子要參禪,只這一念永不滅。
彈指頓明諸法門,釋迦彌勒齊超越。
還如涂毒鼓當(dāng)軒,一擊聞這皆腦裂。
無邊煩惱悉蠲除,夙業(yè)舊殃湯沃雪。
末后一句為重宣,凝然萬里一條鐵。
注釋參考
地獄
地獄 (dìyù) 某些宗教的說法,指人死后靈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,跟“天堂”相對 hell;hades nether world inferno 比喻受苦受難的地方 黑暗、喧鬧、混亂和壞人無法無天的地方天堂
天堂 (tiāntáng) heaven;paradise 某些宗教指正直者死后的靈魂居住的美好的地方 死后進(jìn)天堂 美好的生活環(huán)境 〈方〉∶指額頭 forehead 黃泥漿從他的天堂上、眼睛邊、嘴邊往下淌四圣
(1).四位圣明的統(tǒng)治者。指 顓頊 、 帝嚳 、 帝堯 、 帝舜 ?!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熬S昔 黃帝 ,法天則地,四圣遵序,各成法度。”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:“ 顓頊 、 帝嚳 、 堯 、 舜 ?!?/p>
(2).四位圣明的統(tǒng)治者。指 堯 、 舜 、 禹 、 湯 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復(fù)之大過》:“ 堯 、 舜 、 禹 、 湯 ,四圣敦仁,允施德音,民安無窮,旅人相望,未同朝鄉(xiāng)?!?/p>
(3).四位圣明的統(tǒng)治者。指 伏羲 、 軒轅 ( 黃帝 )、 高辛 ( 帝嚳 )、 禹 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三:“ 伏羲 受圖, 軒轅 受符, 高辛 受天經(jīng), 夏禹 受《洛書》,四圣稟其神靈,五老現(xiàn)於河渚,故三墳五典,常道之教也?!?/p>
(4).四位圣明的統(tǒng)治者。指 周公 、 太公 、 召公 、 史佚 ?!洞蟠鞫Y記·保傅》載, 成王 中立而聽朝, 周公 常立于前, 太公 常立于左, 召公 常立于右, 史佚 常立于后。“四圣維之,是以慮無失計(jì),而舉無過事?!?/p>
(5).四位圣明的統(tǒng)治者。指 唐 代 肅宗 、 代宗 、 德宗 、 順宗 。 唐 韓愈 《平淮西碑》:“ 唐 承天命,遂臣萬邦。孰居近土,襲盜以狂。往在 玄宗 ,崇極而圮。 河 北悍驕, 河 南附起,四圣不宥,屢興師征,有不能尅,益戍以兵。”
(6).醫(yī)家稱 黃帝 、 岐伯 、 秦越人 ( 扁鵲 )、 張機(jī) 為“四圣”。 清 黃元御 著醫(yī)書有《四圣心源》、《四圣懸樞》等,見《清史稿·藝文志三》。
(7).佛教語。十界中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四界稱“四圣”。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阿修羅、人、天稱“六凡”。
(8).佛教語。禪林稱 阿彌陀佛 、 觀世音菩薩 、 大勢至菩薩 、 大海眾菩薩 為“四圣”。
泯絕
完全消滅或消失。 漢 班固 《東都賦》:“生人幾亡,鬼神泯絶?!?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秣底補(bǔ)羅國》:“名未泯絶,理致幽玄?!?宋 葉適 《徐德操<春秋解>序》:“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所以紀(jì) 堯 、 舜 、三代之盛,而《春秋》衰世之竭澤也,示不泯絶而已?!?章炳麟 《辨詩》:“繼 隋 而后, 李白 賦《明堂》、 杜甫 賦《三大禮》,誠欲為 揚(yáng)雄 臺隸,猶幾弗及,世無作者,二家亦足以殿。自是賦遂泯絶?!?/p>
釋宗杲名句,偈頌十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