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大方《萬壽觀》:
石林和月俯清流,一點(diǎn)紅塵不許留。
青鳥豈傳金母信,彩鸞應(yīng)返玉皇樓。
苔鋪翠點(diǎn)仙橋滑,松積香梢徑路幽。
午夜鶴松頂天露,道人睡覺滿天秋。
注釋參考
青鳥
(1).青色的禽鳥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翔鶤仰而不逮,況青鳥與黃雀?!薄段倪x·江淹<雜體詩·效阮籍“詠懷”>》:“青鳥海上游,鸒斯蒿下飛?!?劉良 注:“青鳥,海鳥也?!?唐 李白 《題元丹丘潁陽山居》詩:“益愿狎青鳥,拂衣棲江濆?!?清 顧炎武 《張隱君元明于園中置一小石龕曰仙隱祠征詩紀(jì)之》詩之二:“垣外白榆隨宿列,樹頭青鳥候風(fēng)翻?!?冰心 《山中雜記·鳥獸不可與同群》:“西方人以青鳥為快樂的象征,我看最恰當(dāng)不過。”
(2).神話傳說中為 西王母 取食傳信的神鳥?!渡胶=?jīng)·西山經(jīng)》:“又西二百二十里,曰 三危之山 ,三青鳥居之?!?郭璞 注:“三青鳥主為 西 王母 取食者,別自棲息於此山也。”《藝文類聚》卷九一引舊題 漢 班固 《漢武故事》:“七月七日,上( 漢武帝 )於 承華殿 齋,正中,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,集殿前。上問 東方朔 , 朔 曰:‘此 西 王母 欲來也。’有頃, 王母 至,有兩青鳥如烏,俠侍 王母 旁?!焙笏煲浴扒帏B”為信使的代稱。 南朝 陳 伏知道 《為王寬與婦義安主書》:“玉山青鳥,仙使難通?!?唐 李商隱 《無題》詩:“ 蓬山 此去無多路,青鳥殷勤為探看?!?清 黃遵憲 《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(lǐng)事留別日本諸君子》詩之四:“但煩青鳥常通訊,貪住 蓬萊 忘憶家?!?歐陽予倩 《人面桃花》第二場:“聽他言來心煩悶,想不回家萬不能,哪有青鳥傳芳信?”
(3).指青鴍。《山海經(jīng)·大荒西經(jīng)》:“有 玄丹之山 。有五色之鳥,人面有髮。爰有青鴍、黃鷔、青鳥、黃鳥,其所集者其國亡?!?袁珂 校注:“此經(jīng)之下文‘青鳥、‘黃鳥’亦即上文‘青鴍、黃鷔’矣。’”參見“ 青鴍 ”。
(4).即青鳥氏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三月三日曲水詩序》:“于時青鳥司開,條風(fēng)發(fā)歲?!?宋 李長民 《廣汴賦》:“當(dāng)青鳥之司扉,開條風(fēng)之研暖?!?/p>
(5).借指春季。 唐 陳子昂 《春臺引》:“嘉青鳥之辰,迎火龍之始?!眳⒁姟?青鳥氏 ”。
(6).即青烏。鳥,系“烏”字之訛。指 青烏子 。傳說中的古代堪輿家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極言》:“﹝ 黃帝 ﹞相地理則書 青鳥 之説。” 孫星衍 校:“《藝文類聚》《御覽》引‘鳥’作‘烏’?!?孫人和 校補(bǔ):“作‘烏’是也?!?唐 楊炯 《李懷州墓志銘》:“白馬旒旐,青鳥墓田?!眳⒁姟?青烏 ”。
(7).即青烏。鳥,系“烏”字之訛。指堪輿之術(shù)。 明 張居正 《葬地論》:“且青鳥之書,始于 郭璞 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?安老爺 道:世兄,你是曉得我向來不解‘青鳥之術(shù)’?!眳⒁姟?青烏 ”。
(8).羊的別稱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異記》卷上:“古人説:羊一名胡髯郎,又名青鳥?!?/p>
金母
(1).古神話傳說中的女神。俗稱 西王母 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真誥·甄命授》:“昔 漢 初,有四五小兒路上畫地戲。一兒歌曰:‘著青帬,入天門,揖 金母 ,拜 木公 ?!^ 金母 者, 西王母 也。” 唐 韋渠牟 《步虛詞》之十五:“西海辭 金母 ,東方拜 木公 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一一四:“ 西王母 者, 九靈 太妙龜山 金母 也?!?清 錢謙益 《題仙山樓閣圖·崇禎詩》之一:“羣真繽紛互來往,似謁 金母 朝 木公 ?!?/p>
(2).道教語。納金于鼎,以煉真丹,謂其金曰“金母”?!豆盼膮⑼酢贰按B(yǎng)性,延命卻期” 蔣一彪 集解引 后蜀 彭曉 注:“真金在鼎內(nèi),則為坎男,是離女之夫,及在鼎外,反為離女,是坎男之妻,故金母受太陽之氣而產(chǎn)靈汞也?!?/p>
(3).沙金中之大者。亦稱狗頭金。 明 宋應(yīng)星 《天工開物·黃金》:“又 川北 潼川 等州與 湖廣 沅陵 、 淑浦 等,皆於江沙水中淘沃取金。千百中間有獲狗頭金一塊,名曰金母,其餘皆麩麥形?!?/p>
彩鸞
(1).即鸞鳥。 唐 李商隱 《寓懷》詩:“彩鸞餐顥氣,威鳳入卿云?!?明 湯顯祖 《紫釵記·哭收釵燕》:“屏畫彩鸞金帖尾,鏡描紅燕玉搔頭。”
(2).傳說中的仙女。與書生 文簫 相戀,歸 鍾陵 為夫婦。見 元林坤 《誠齋雜記》。 清 龔自珍 《太常行》詞:“一身云影墮人間,休認(rèn) 彩鸞 看?!?/p>
即鸞鳥。傳說中的神鳥。 唐 李商隱 《寓懷》詩:“綵鸞餐顥氣,威鳳入卿云?!?唐 唐彥謙 《無題》詩之十:“幾時重會鴛鴦侶,月下吹笙和綵鸞。”
玉皇
玉皇 (Yùhuáng) 中國道教崇奉的天帝,即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,簡稱玉皇大帝或玉帝。原是光嚴(yán)妙樂國王子,后舍棄王位到普明秀巖山中修道功成,輔國救民,濟(jì)度眾生。又經(jīng)歷億萬劫才修成“玉皇大帝”。住在天上玉清境三元宮,是總管天上、人間一切禍福的尊神 Yu Huang,Jade Emperor陳大方名句,萬壽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