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舁銀甕羊臠炙,上下和煦移涼秋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送劉元忠學(xué)士還南京》:
昔見相公登瀛洲,今見公子為校讎。
鯤鵬變化三十載,我生安得不白頭。
君前拜恩父前慶,暫向南都乘順流。
南都留守頗為喜,將吏入賀靴聲遒。
酒舁銀甕羊臠炙,上下和煦移涼秋。
歸來卻上柳堤路,西風(fēng)健馬控花虬。
注釋參考
銀甕
銀質(zhì)盛酒器。古代傳說常以為祥瑞之物。政治清平,則銀甕出。《初學(xué)記》卷二七引 南朝 梁 孫柔之 《瑞應(yīng)圖》:“王者宴不及醉,刑罰中,人不為非,則銀甕出?!?唐 杜甫 《洗兵行》:“寸地尺天皆入貢,奇祥異瑞爭來送。不知何國致白環(huán),復(fù)道諸山得銀甕?!?明 劉基 《君子有所思》詩:“扈從金宮歸,賜酒銀甕盈?!?/p>
臠炙
烤肉片。 唐 韓愈 《元和圣德詩》:“萬牛臠炙,萬甕行酒。”《資治通鑒·后唐明宗長興元年》:“ 洪 ( 姚洪 )曰:‘老賊!汝昔為 李氏 奴,掃馬糞,得臠炙,感恩無窮?!?胡三省 注:“臠……肉作片也。炙……燔肉也?!?/p>
上下
上下 (shàngxià) 高處和低處;上面和下面;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high and low 上下同欲者勝?!秾O子·謀攻》 鳴聲上下,游人去而禽鳥樂也?!巍?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 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。——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 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old and young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從上面到下面 up and down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人 指程度上高低、優(yōu)劣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 不分上下 用在數(shù)量詞后,表示概數(shù);左右 about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稱衙門中的差役 bailiff in a feudal yamen 這般炎熱,上下只得擔(dān)待一步!——《水滸傳》和煦
和煦 (héxù) 溫暖的 genial;pleasantly warm 和煦的陽光梅堯臣名句,送劉元忠學(xué)士還南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