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張說《游洞庭湖湘》:
緬邈洞庭岫,蔥蒙水霧色。
宛在太湖中,可望不可即。
剖竹守窮渚,開門對奇域。
城池自縶籠,纓綬為徽纆。
靡日不思往,經(jīng)時始愿克。
飛棹越溟波,維舟恣攀陟。
窈窕入云步,崎嶇倚松息。
巖壇有鶴過,壁字無人識。
滴石香乳溜,垂崖靈草植。
玩幽輕霧阻,討異忘曛逼。
寒沙際水平,霜樹籠煙直。
空宮聞莫睹,地道窺難測。
此處學金丹,何人生羽翼。
誰傳九光要,幾拜三仙職。
紫氣徒想像,清潭長眇默。
霓裳若有來,覯我云峰側(cè)。
注釋參考
飛棹
(1).飛快地劃槳。 唐 張說 《游洞庭湖湘》詩:“飛棹越溟波,維舟恣攀陟?!薄度龂萘x》第四五回:“﹝ 玄德 ﹞分咐畢,即與 云長 乘小舟,并從者二十餘人,飛棹赴 江 東。” 清 方文 《宋遺民詠·趙子固孟堅》:“縣令往見之,飛棹入菰蒲?!?/p>
(2).飛快劃動的船。
(3).水軍名。《新五代史·后蜀世家·孟知祥》:“ 知祥 乃訓練兵甲,陰有王 蜀 之志。益置義勝、定遠驍鋭、義寧、飛棹等軍七萬餘人,命 李仁罕 、 趙廷隱 、 張業(yè) 等分將之。”
溟波
海濤。 唐 韓愈 《送惠師》詩:“夜半起下視,溟波銜日輪?!?明 方孝孺 《祭葉夷仲主事》:“天戈南麾,溟波不揚,手持龍節(jié),萬里海邦?!?/p>
維舟
(1).古代諸侯所乘之船。維連四船,使不動搖,故稱?!稜栄拧め屗罚骸疤熳釉熘?,諸侯維舟?!?郭璞 注:“維連四船?!?/p>
(2).泛指帝王貴族所乘之船。 唐 趙彥昭 《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》:“六龍齊軫御朝曦,雙鷁維舟下緑池?!?/p>
(3).系船停泊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與胡興安夜別》詩:“居人行轉(zhuǎn)軾,客子暫維舟。”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韋宥》:“行次江館,其家室皆已維舟入亭矣?!?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皇舅墓》:“維舟上讀半磨滅,使君乃緣戚里恩。” 清 戴名世 《游吼山記》:“望見有石壁甚峭峻,維舟登岸,尋之得一尼菴?!?/p>
攀陟
攀登。 唐 戴公懷 《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泉》:“當思共攀陟,東南看斗牛?!?明 劉基 《游云門記》:“雖有層巒復岡,而無梯磴攀陟之勞。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滇游日記八》:“水聲石色,冷人心骨,不復知有攀陟之苦。”
張說名句,游洞庭湖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