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為不復(fù)顧,脫去如敝裘
出自宋代蘇轍《重贈(zèng)》:
出家無復(fù)家,視身等云浮。
東西隨風(fēng)行,忽然遍九州。
君居龍川城,筑室星一周。
屋瓦如翬飛,象設(shè)具冕旒。
弟子五六人,門徒散林丘。
本為百年計(jì),自可一世留。
胡為不復(fù)顧,脫去如敝裘。
萬里一藤杖,來從故人游。
故人病老翁,輕重恐未酬。
疑君了心法,萬物皆浮漚。
去彼非有嫌,來此亦無求。
是心摩尼珠,不受篋笥收。
故人感君意,一言還信不。
遠(yuǎn)行不為此,浪走非良謀。
注釋參考
胡為
何為,為什么?!对姟ぺL(fēng)·式微》:“微君之故,胡為乎中露?”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夫古之人,胡為而死其親乎?”《漢書·黥布傳》:“胡為廢上計(jì)而出下計(jì)?” 顏師古 注:“胡,何也?!?唐 李白 《蜀道難》詩:“嗟爾遠(yuǎn)道之人,胡為乎來哉!” 宋 蘇軾 《鄭州別后馬上寄子由》詩:“不飲胡為醉兀兀,此心已逐歸鞍發(fā)。” 明 高啟 《贈(zèng)金華隱者》詩:“嗟我胡為在塵網(wǎng),遠(yuǎn)望高峰若天壤?!?何其芳 《畫夢錄·扇上的煙云》:“你這些話又胡為而來?我一點(diǎn)兒也不能追蹤你思想的道路?!?/p>
胡作非為;任意亂來?!毒┍就ㄋ仔≌f·拗相公》:“如今説先朝一個(gè)宰相,他在下位之時(shí),也著實(shí)有名有譽(yù)的,后來大權(quán)到手,任性胡為,做錯(cuò)了事,惹得萬口唾駡,飲恨而終?!?元 吳昌齡 《東坡夢》第二折:“由他閒戲,任你胡為?!薄都t樓夢》第一一一回:“ 寳釵 聽著這話,好不自在,便説道:‘我原不該給他行禮,但只老太太去世,咱們都有未了之事,不敢胡為。’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鄭振鐸》:“蓋 中國 藝術(shù)家,一向喜歡介紹 歐洲 十九世紀(jì)末之怪畫,一怪,即便于胡為,于是畸形怪相,遂彌漫于畫苑?!?/p>
脫去
(1).逃走;擺脫?!妒酚洝x世家》:“ 頃公 乃與其右易位,下取飲,乃得脫去?!?唐 韓愈 《忽忽》詩:“忽忽乎余未知生之為樂也,愿脫去而無因。” 宋 曾鞏 《與王深甫書》:“方其險(xiǎn)阻艱難之時(shí),常欲求脫去而卒無由?!?/p>
(2).脫掉?!端疂G傳》第七四回:“ 燕青 、 李逵 起來,問店小二先討湯洗了面,梳光了頭,脫去了里面衲襖,下面牢拴了腿綳護(hù)膝。”《萬花樓》第三四回:“當(dāng)即卸下盔甲,脫去征袍?!?/p>
敝裘
破舊的皮衣。 唐 岑參 《聞?dòng)钗呐泄傥魇惯€》詩:“白髮悲明鏡,青春換敝裘?!?明 劉基 《呼燈》詩:“西風(fēng)一夜吹庭樹,驚起呼燈問敝裘?!?清 黃鷟來 《雨中感懷》詩:“起行視天宇,太息攬敝裘?!?/p>
蘇轍名句,重贈(zè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