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汪元量《讀文山詩藁》:
一朝禽瘴海,孤影落窮荒。
恨極心難雪,愁濃鬢易霜。
燕荊歌易水,蘇李泣可梁。
讀到難難際,梅花鐵石腸。
注釋參考
荊歌
(1). 楚 歌。指 楚 狂 接輿 之歌。見《論語·微子》。 唐 沉佺期 《入衛(wèi)作》詩:“采蘩憶 豳 吹,理棹想 荊 歌。鬱然懷君子,浩曠將如何?”
(2).指 荊軻 之歌。見《史記·刺客列傳》。 明 陳子龍 《寄郢中鄭澹石座師》詩:“扼腕 燕 市何足賢! 荊 歌 高 筑徒茫然?!?/p>
易水
(1).水名。在 河北省 西部。源出 易縣 境,入 南拒馬河 。 荊軻 入 秦 行刺 秦王 , 燕太子 丹 餞別于此?!稇?zhàn)國策·燕策三》:“風(fēng)蕭蕭兮 易水 寒,壯士一去兮不復(fù)還?!?北周 王褒 《gao{1|1}句{1|1}麗》詩:“蕭蕭 易水 生波, 燕 趙 佳人自多?!?唐 李白 《留別于逖游塞垣》詩:“恥作 易水 別,臨歧淚滂沱。” 明 何景明 《易水行》:“寒風(fēng)夕吹 易水 波, 漸離 擊筑 荊卿 歌。” 曹亞伯 《武昌革命真史·廣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》:“獨(dú)不思該犯身伏國法,死有餘辜。何至如低徊 易水 ,憑吊 夷門 ,竟足令過客欷歔,途人感泣。”
(2).以指代 荊軻 。 清 吳偉業(yè) 《又詠古》之五:“古來有烈士, 軹里 與 易水 ?!?/p>
(3).指《易水歌》。 姚華 《論文后編》:“后別為一體,《易水》、《虞兮》、《大風(fēng)》諸作,為后倡矣。”參見“ 易水歌 ”。參閱《戰(zhàn)國策·燕策三》。
蘇李
(1). 漢 蘇武 與 李陵 的并稱。 唐 韓愈 《薦士》詩:“五言出 漢 時, 蘇 李 首更號?!薄缎绿茣の乃噦髦小に沃畣枴罚骸罢Z曰‘ 蘇 李 居前, 沉 宋 比肩’,謂 蘇武 、 李陵 也。” 清 周亮工 《何省齋太史詩序》:“ 蘇 李 屬和之篇, 鮑 謝 酣吟之響?!?/p>
(2). 唐 蘇味道 、 李嶠 及 蘇颋 、 李乂 的并稱?!缎绿茣ぬK味道傳》:“ 蘇味道 , 趙州 欒城 人。九歲能屬辭,與里人 李嶠 俱以文翰顯,時號 蘇 李 。”《新唐書·蘇颋傳》:“時 李乂 對掌書命,帝曰:‘前世 李嶠 、 蘇味道 文擅當(dāng)時,號 蘇 李 ;今朕得 頲 及 乂 ,何愧前人哉!’”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蘇李》:“ 漢 時 蘇武 、 李陵 稱‘ 蘇 李 ’; 唐 時 蘇味道 、 李嶠 亦稱‘ 蘇 李 ’; 明皇 時, 蘇頲 、 李乂 對掌文翰, 明皇 亦稱為‘ 蘇 李 ’?!?/p>
汪元量名句,讀文山詩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