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院無(wú)忘山谷賦,郡齋當(dāng)繼潁濱文
出自宋代樓鑰《送王伯奮守筠陽(yáng)》:
三槐名德萃清門,七葉為州賴有君。
道院無(wú)忘山谷賦,郡齋當(dāng)繼潁濱文。
君應(yīng)膝上憐文度,我向東床憶右軍。
振起家聲差易耳,便看奏最躡青云。
注釋參考
道院
(1).道士居住的地方。 五代 王周 《道院》詩(shī):“白日人稀到,簾垂道院深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棲真》:“你們尋所道院,趁早安歇罷。” 馮至 《蟬與晚禱》:“在他僅有的兩間大的小屋內(nèi),將屋門關(guān)閉,把自己禁錮起來(lái),好像道院中的苦行者?!?/p>
(2).指修道院。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·門外文談》:“ 歐洲 中世,文章學(xué)問(wèn),都在道院里?!?/p>
山谷
山谷 (shāngǔ) 兩山之間狹窄低凹的地方 valley [楊樹(shù)]不論在河灘、平原、丘陵、山谷或高山都能生長(zhǎng)?!稐顦?shù)》郡齋
郡守起居之處。 唐 白居易 《秋日懷杓直》詩(shī):“今日郡齋中,秋光誰(shuí)共度?” 唐 李商隱 《華州周大夫宴席》詩(shī):“郡齋何用酒如泉,飲德先時(shí)已醉眠。” 清 趙翼 《鎮(zhèn)安土俗》詩(shī):“城中屋少惟官廨,墻上山多逼郡齋?!?/p>
潁濱
見(jiàn)“ 潁濱翁 ”。
樓鑰名句,送王伯奮守筠陽(yá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