巫山峰十二,環(huán)合象昭回
出自唐代宋之問《巫山高(一作沈佺期詩)》:
巫山峰十二,環(huán)合象昭回。
俯聽琵琶峽,平看云雨臺。
。
古槎天外落,瀑水日邊來。
何忍猿啼夜,荊王枕席開。
注釋參考
巫山
(1). 戰(zhàn)國 宋玉 《高唐賦》序:“昔者先王嘗游 高唐 ,怠而晝寢。夢見一婦人,曰:‘妾 巫山 之女也,為 高唐 之客。聞君游 高唐 ,愿薦枕席?!跻蛐抑?。去而辭曰:‘妾在 巫山 之陽,高丘之阻,旦為朝云,暮為行雨,朝朝暮暮, 陽臺 之下?!┏曋?,如言,故為之立廟,號曰 朝云 ?!焙笏煊脼槟信臅牡鋵崱?五代 馮延巳 《鵲踏枝》詞之七:“心若垂楊千萬縷,水闊花飛,夢斷 巫山 路。” 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通嚭》:“今夜同歡會,夢魂飛, 巫山 一對暮云歸?!薄段骱言挕の縻鲰嵺E》:“但求一見,為榮多矣,誰敢妄想 巫山 之夢?!?/p>
(2).山名。在 四川 、 湖北 兩省邊境。北與 大巴山 相連,形如“巫”字,故名。 長江 穿流其中,形成三峽。 唐 李白 《古風》之五八:“我行 巫山 渚,尋古登 陽臺 。” 宋 陸游 《三峽歌》:“十二 巫山 見九峰,船頭彩翠滿秋空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游泳》詞:“截斷 巫山 云雨,高峽出平湖。”
十二
(1).十分之二。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地方二千里,持戟百萬,縣隔千里之外, 齊 得十二焉?!?裴骃 集解引 蘇林 曰:“十二,得十中之二。”
(2).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?!吨芏Y·地官·載師》:“凡任地……甸稍縣都,皆無過十二?!?賈公彥 疏:“皆無過十二者……皆無過十而稅二?!薄稘h書·貢禹傳》:“商賈求利,東西南北各用智巧,好衣美食,歲有十二之利,而不出租稅?!?顏師古 注:“若有萬錢為賈,則獲二千之利?!?/p>
(3).形容數(shù)量多或程度深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望成行》:“金城十二重,云氣出表里?!眳⒁姟笆??!?/p>
環(huán)合
(1).圍繞。 唐 柳宗元 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記》:“四面竹樹環(huán)合,寂寥無人?!?宋 蘇轍 《絕句》之一:“亂山環(huán)合疑無路,小徑縈回長傍溪?!?元 王沂 《七曲文昌祠》詩:“樓殿參差云雨上,江山環(huán)合畫圖開?!?/p>
(2).包圍。《新唐書·王棲曜傳》:“始將兵時,涉寇境,遇游騎環(huán)合,乃規(guī)百步立表而射,每射破的?!?宋 洪邁 《夷堅三志己·呼延射虎》:“道逢羣虎下山,下令打圍,甲士環(huán)合,各以神臂克敵弓射之,凡斃三十餘。”
(3).如環(huán)之相聯(lián)。形容機件組合精密契合。 元 劉將孫 《定光寺題經(jīng)》:“此處有樞運而機旋,何事不規(guī)圜而環(huán)合。”
昭回
(1).謂星辰光耀回轉(zhuǎn)?!对姟ご笱拧ぴ茲h》:“倬彼云漢,昭回于天。” 朱熹 集傳:“昭,光也。回,轉(zhuǎn)也。言其光隨天而轉(zhuǎn)也?!?唐 盧照鄰 《釋疾文·粵若》:“泮渙粲爛兮,象星漢之昭回?!?明 李贄 《雜說》:“噴玉唾珠,昭回云漢,為章於天矣。”
(2).指星辰。 唐 楊炯 《老人星賦》:“晝觀云物,夜察昭回?!?/p>
(3).指日月。 唐 上官婉兒 《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》詩:“睿詞懸日月,長得仰昭回?!?唐 沉佺期 《巫山高》詩:“ 巫山 峰十二,環(huán)合隱昭回?!?前蜀 貫休 《壽春進祝圣·千載降祥》詩:“九天宮上圣,降世共昭回?!?/p>
宋之問名句,巫山高(一作沈佺期詩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