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答括士李同二首》:
憶昔骎骎逼要津,迂疏誰遣批龍鱗。
羞為慶歷一不肖,妄意熙寧三舍人。
鬼質(zhì)若非天奪魄,累臣豈有地容身。
江湖社友應(yīng)相同,為說蕭蕭雪鬢新。
注釋參考
鬼質(zhì)
(1).謂形貌粗野丑陋。 宋 范成大 《蛇倒退》詩:“山民茆數(shù)把,鬼質(zhì)犢子健。” 周汝昌 注:“鬼質(zhì),説形貌‘野’、‘丑’,不如內(nèi)地平原上的人那樣‘像人’?!?/p>
(2).指形質(zhì)丑惡者。 宋 劉克莊 《沁園春》詞之二三:“因封還除目,見瞋鬼質(zhì),竄涂贄卷,取怨奇章。”
若非
若非 (ruòfēi) 要不是;如果不是 if not;were it not for奪魄
驚心動魄;失魂落魄。 唐 宋之問 《嵩山天門歌》:“晚陰兮足風,夕陽兮赩紅。試一望兮奪魄,況眾妙之無窮。” 唐 李德裕 《贈王茂元司徒制》:“來必挫鋒,去者奪魄?!薄督鹗贰ひ曝萜寻鳌罚骸?合達 欲再議, 蒲阿 言:‘止此而已,復(fù)何所議?!w已奪魄矣?!眳⒁姟?天奪之魄 ”。
累臣
累臣 (léichén) 古時被拘囚于異國的官吏對所在國家的自稱 the style styled oneself by imprisoned officer in ancient China 不以累臣釁鼓?!蹲髠鳌べ夜辍?h3>容身容身 (róngshēn) 在某處勉強居住、生活,安身 shelter oneself 無容身之地劉克莊名句,答括士李同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