儻更出一塵,里為吾儒首
出自宋代曾豐《贈別曲江貢士李安之五羊相訪》:
南中狗今士風(fēng),狗似不如古厚。
我來長杜門,無日無人扣。
蠅頭利相關(guān),繭足爭屑就。
夫君何為哉,所見乃獨(dú)否。
曳裾投長箋,過眼驚大手。
晴狗一爐薰,細(xì)與勘關(guān)鈕。
鋒芒已經(jīng)靡,筋骨猶欠揉。
舜峰久裒精,韶石俄茁秀。
蔚為曲江公,未有繼其后。
君姑事狗,亦可傳不朽。
小徒為秦張,大止到韓柳。
緬焉洙泗間,道統(tǒng)相授受。
點破舌頭機(jī),塞斷天下口。
三傳至孟軻,軻死寂寥久。
我少有志焉,老未脫芻狗。
回頭萬物初,著腳諸子石。
乾坤化氣形,火者水之婦。
語孟發(fā)乾坤,鑰者關(guān)之牡。
鑰通關(guān)自開,火徹水自透。
要令方寸間,可與太虛偶。
事業(yè)出個中,始得免于陋。
圣門二三子,十僅能八九。
儻更出一塵,里為吾儒首。
古人責(zé)善心,敢以謝吾友。
歸求有余師,莫擁掃門帚。
注釋參考
一塵
(1).一粒微塵。常喻事物的微小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野鵝賦》:“雖陋生於萬物,若沙漠之一塵。” 唐 聶夷中 《古興》詩:“片玉一塵輕,粒粟山丘重。” 清 任泰學(xué) 《質(zhì)疑·周易》:“附上《周易》質(zhì)疑若干條,一塵勺水,未必?zé)o補(bǔ)於高深,或去道尚遠(yuǎn),亦示近日學(xué)問所到而已。”
(2).道家稱一世為一塵。《太平廣記》卷四五引 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丁約》:“儒謂之世,釋謂之劫,道謂之塵?!?宋 孫覿 《奉寄沉理問》詩:“可憐仙凡一塵隔,哀樂紛綸殊不極?!?/p>
(3).借指相當(dāng)大的差距。 明 王守仁 《寄鄒謙之》書:“縱令鞭辟向里,亦與圣門致良知之功,尚隔一塵?!?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文壇三戶》:“那些作品,即使摹擬到和破落戶的杰作幾乎相同,但一定還差一塵?!?/p>
曾豐名句,贈別曲江貢士李安之五羊相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