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喜大淵至二首》:
乾鵲查查得許忙,弓寮越境訪溪堂。
故交有約過安道,季世無人吊卜商。
聊為先儒增管見,為煩太乙下藜光。
要知韓孟新吟否,此則賡酬第一章。
注釋參考
先儒
先世儒者;已去世的儒者。 晉 杜預(yù) 《春秋經(jīng)傳集解序》:“先儒所傳,皆不其然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書證》:“先儒解釋皆云:水草,圓葉細莖,隨水淺深。” 元 黃溍 《日損齋筆記·辨經(jīng)》:“先儒所見,適與前人暗合,而非有所祖述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 匡超人 道:‘……此五省讀書的人,家家隆重的是小弟;都在書案上,香火蠟燭,供著“先儒 匡子 之神位”?!?牛布衣 笑道:‘先生,你此言誤矣!所謂“先儒”者,乃已經(jīng)去世之儒者;今先生尚在,何得如此稱呼?’”
管見
管見 (guǎnjiàn) 管中窺物。比喻所見淺小。多用為自己意見的謙詞 my humble opinion;my limited understanding 臣備位大臣,職在獻可,茍有管見,敢不盡規(guī)?!稌x書·陸云傳》太乙
太乙 (tài yǐ)星名。在紫微宮閶闔門中。
山名。在陝西省郿縣東南,即太白山。
唐.王維.終南山詩:「太乙近天都,連山接海隅?!?神仙。見道藏本搜神記.卷一.太乙。
藜光
燭光。 宋 劉克莊 《沁園春·寄竹溪》詞:“道荒蕪羞對,宮中蓮燭,昏花難映,閣上藜光?!?元 尹廷高 《寄劉千里》詩:“一道藜光照座寒,東風(fēng)吹入五云班?!?清 唐孫華 《送吳振西北游》詩:“三條樺燭藜光助,千佛名經(jīng)蘂榜看?!眳⒁姟?藜火 ”。
劉克莊名句,喜大淵至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