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蟠《去郡后作》:
為官一十政,宦游五十秋。
平生憶何處,最憶是溫州。
思遠城南曲,西岑古渡頭。
緣觴春送酒,紅燭夜行舟。
不敢言遺愛,惟應念舊游。
憑君將此句,寄寫謝公樓。
注釋參考
送酒
(1). 南朝 宋 檀道鸞 《續(xù)晉陽秋》:“ 陶潛 九月九日無酒,於宅邊菊叢中摘盈把,坐其側(cè),人望見白衣人,乃 王弘 送酒,即便就酌而后歸。”后因以為典。 唐 李嘉佑 《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》詩:“共知不是 潯陽郡 ,那得 王弘 送酒來?!?元 盧摯 《沉醉東風·重九》曲:“衰柳寒蟬一片愁,誰肯教白衣送酒?!?明 何景明 《登堅山寺絕頂真武廟》詩之二:“不盡登高興,無人送酒來。”
(2).奉酒;敬酒。 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 十娘 曰:‘遣 緑竹 取琵琶彈,兒與少府公送酒?!?元 史九敬先 《莊周夢》第一折:“小生平生愛的是花酒,不知怎么説,若是有彈唱的送酒,小生也吃不醉?!薄豆賵霈F(xiàn)形記》第一回:“這里送酒安席,一應規(guī)矩, 趙老頭兒 全然不懂?!?/p>
(3).下酒;佐酒。 唐 裴铏 《傳奇·寧茵》:“及局罷而飲,數(shù)巡, 寅 請備脩脯以送酒?!?葉靈鳳 《能不憶江南·碧玉一般的萵苣》:“這是我們家鄉(xiāng)獨有的特產(chǎn),是送粥的妙品,同時也是一種可以送酒的小吃?!?/p>
紅燭
①紅色的蠟燭。多用于喜慶:壽星像前,點著一對紅燭|洞房內(nèi),紅燭高燒。 ②詩集。聞一多作。1923年出版。初版本收六十二首。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。題材廣泛,內(nèi)容豐富,或抒發(fā)詩人的愛國之情,或批判封建統(tǒng)治下的黑暗,或反映勞動人民的苦難,或描繪自然的美景。構(gòu)思精巧,想像奇新,語言形象生動。行舟
行舟 (xíngzhōu) 駕駛船只 sail a boat 行舟在長江中楊蟠名句,去郡后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